纯<名>
(形声。从糸,屯声。从“糸”,表示与线丝有关。本义:蚕丝)
同本义
纯,丝也。--《说文》
纯衣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被我纯缋。--《法言·孝至》
又如:纯衣(古时士的祭服,以丝为之)
同一颜色的丝织品
一色成体谓之醇,白黑杂合谓之驳。--《汉书·梅福传》。王先谦补注:官本“醇”作“纯”,是
纯<形>
纯正,纯粹;
侍中侍郎郭攸之、费瑋、董允等,此皆忠臣措志虑忠纯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不设色之画,其感人也,纯以形式及笔势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又如:纯固(品行纯粹坚定);纯素(纯粹而不杂;纯朴);纯德(纯粹的德行);纯儒(品行纯粹的儒者)
美;善;;
纯,文也。纯,好也。--《方言》十三
贵纯之道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又如:纯臣(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大臣);纯吏(忠纯爱民的官吏);纯渥(纯朴笃厚)
大
文王之德之纯。--《诗·周颂·维天之命》
又如:纯嘏(大福);纯国(大国);纯德(大德)
纯净,不含杂质;x。如:纯水
熟练。如:工夫不纯
专一-
帅旧德,而守终纯固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质朴
冠衣不纯素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又如:纯臣(忠纯笃实之臣);纯悫(纯朴诚实)
纯<副>
皆,都--表示范围。如:纯钢(全钢);纯美(纯真完美);纯仁(至仁);纯全(完全)
单,只。如:纯用
赞<动>
(会意本义:进财货以求谒见)
同本义;
赞,见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玉帛雉羔雁之属皆贝类。贝者,佐见之具。
进见以见为礼也。--《说文》锴注
又如:赞谒(进见);赞献(进献祭品);赞见(进见)
导引
太史赞王,王敬从之。--《国语》
又如:赞引(引导);赞见(引见);赞谕(引导教谕)
辅佐,佐助
赞,佐也。--《小尔雅·广诂》
益赞于禹曰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。--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
卿大夫赞君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子若能以忠信赞君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赞帷幄之谋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!--《资治通鉴》
赞军校尉。(武官名,相当于参谋。)
又如:赞善(官名。唐始置,为太子属官,掌司从、辅佐);赞元理化(辅佐皇帝推行德化);赞翼(辅助);赞赞(努力帮助)
称颂;赞美;
自赞于平原君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心计交赞之。--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又如:赞拜(臣子朝拜皇帝时,赞礼的人在旁唱礼);盛赞(极力称赞);赞尚(看重别人的长处并加以称扬)
告诉;介绍;;;
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赞宾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明白
总百氏,赞篇章。--《汉书》
又如:赞阅(明察历练)
参与
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--《史记》
又如:赞议(参议);赞决(参与决策)
选拔;
命太尉赞桀俊,遂贤良,举长大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赞<名>
一种抒情文体,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、风格的精炼为标志。如:天安门赞
对某人或某事(如对死者的品质和贡献)的赞颂。如:像赞;赞评(史家的赞词与评论)
司仪
伊陟赞于巫咸。--《书·咸有一德》
将闾曰:“阙廷之礼,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。”--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又如:赞仪(司礼之人);赞撤(古代祭祀完毕,大祝帮助小祝撤去祭器)
姓
赞<动>
称赞;颂扬;
进不党以赞己,退不黩于庸人。--《后汉书》
下诏褒赞。--《三国志·许褚传》
又如:赞述(欣赏他人的美善而加以称扬)
辅佐,帮助
幽赞天地。--汉《白石神君碑》
幽赞神明。--汉《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》
赞拜王庭。--汉《山阳太守祝睦后碑》
赞<名>
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。如:像赞;小赞
佛经中佛教徒歌颂教主释迦牟尼及其他佛陀的文辞
是夜黄昏,僧徒礼赞,螺呗间作,渤海命军侯悉擒械之来。--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