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<副>
(形声。从八,从曰。本义未明。副词。用来加强语气)
过去发生过--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--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:曾不(不曾);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;我曾去过杜坪乡
已经--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。如:似曾相识
竟,竟然;尚;x;;;
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--《列子·汤问》
曾<形>
通“层”。重叠
有虞之王,烧曾薮,斩群害,以为民利。--《管子·轻重戊》
大厦曾架,拟于昆仑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
荡胸生曾云。--杜甫《望岳》
<形>
重。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--
自此而曾焉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曾元时不分。
计高曾之时。
视高曾之时。
高曾时为一户者。
又如:曾翁(称他人的曾祖父);曾玄(曾孙和玄孙)
谦词。犹“末”
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。--《左传》
又如:曾臣(末臣)
高举的样子
凤皇曾逝万仞之上。--刘安《淮南子·览冥》
曾<动>
“增”的本字。增加
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--《孟子·告下子》
曾欷歔余郁邑兮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又如:曾思(反复思考);曾折(曾挠。屈曲貌);曾益(增加,增强);曾巢(在高物上架巢);曾逝(高飞远去)
曾<副>
乃,竟
曾不若孀妻弱子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曾不能疾走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曾不惨然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长曾不盈寸。--明·魏学《核舟记》
表示相承,相当于“则”、“是”、“就”
我曾无闾里之闻,穷巷之知者何?--《淮南子》
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何”、“怎”。如:曾奈(怎奈)
曾<名>
姓
禄〈名〉
(形声。从示,录声。本义:福气、福运)
同本义
禄,福也。--《说文》
福禄如茨。--《诗·小雅·瞻彼洛矣》
使女受禄如天。--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
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短折不禄。--《仪礼·曲礼》
其胤维何?天被尔禄。--《诗·大雅·既醉》
而后可以殿邦国,同福禄,来远人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儿已薄禄相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禄祚(福分和寿命);禄命(古代宿命论者认为人生的盛衰,祸福、寿天、贵贱等均由天定);禄相(有禄的相的样子。旧时相术认为人的形体、气色等与人的贵贱贫富、天寿等有关);禄气(食禄之气运)
官吏的俸给
恽幸有余禄。--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
你就起个名字,叫作禄蠹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高官厚禄;爵禄(爵位和俸禄);薄禄(薪水);禄蠹(领取官俸的蛀虫);禄仕(为食俸禄而居官);禄糈(古代官吏的俸给)
禄位。如:禄利(爵禄之利);禄饵(以禄位为诱饵);禄荫(凭借先人余荫而取得的禄位)
赏赐物。如:禄料(料钱。唐宋间官吏除岁禄、月俸外的一种食料津贴)
通“录”。册籍
皆辨其物而奠其禄。--《周礼·天官下·职币》
禄〈动〉
给予俸禄
故,上贤,禄天下;次贤,禄一国;下贤,禄田邑。--《荀子》
又如:禄绝(死的讳辞);禄亲(禄养。以俸禄养亲);禄使(给俸禄供使用);禄勋(给予有功者以俸禄)
通“录”。总领;
社稷不定,臣禄齐国之政。--《管子·大匡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