曰〈动〉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下象口形,加上的短横表示声气。本义:说,说道)
同本义
曰,言也。--《广雅》
子曰何其。--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女曰鸡鸣。--《诗·郑风·女曰鸡鸣》
子曰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。皇疏:“发语之端也。”
曰有大艰于西土。--《书·大诰》
曰师曰弟子云者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若业为吾所有…曰姑俟异日观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又如:子曰;国人皆曰可杀
叫做
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--《书·洪范》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文曰天启。
文曰初平山人。
有村曰谢庄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树帜曰谢庄团练冯。
曰〈助〉
句首、句中助词,无实义
曰归曰归,岁亦莫止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武<形>
(会意。从止,从戈。据甲骨文,人持戈行进,表示要动武。本义:勇猛;猛烈)同本义
楚庄王曰,夫文止戈为武。又曰,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。--《左氏春秋·宣公十二年》
武大为于大君。--《易·履》
孔武有力。--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
诚既勇兮又以武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又如:英武(英俊威武);威武(武力;权势;力量强大);武色(凶猛的神色);武车(威猛的兵车);武健(勇武刚健);武断乡曲(以威势主断曲直)
武<名>
指干戈军旅之事
德不厚而行武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用武之国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无用武之地。--《资治通鉴》
神武雄才。
又如:武弁(武夫;武官);武不善作(出力的事不能文绉绉地去做);武训(军事训练);武略(军事谋略);武教(军事教育);武运(武事的气运);武德(武道)
士,兵,卒
勇武一人,为三军雄。--《淮南子》
文既有之,武亦宜然。--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古以六尺为步,半步为武
夫目之察度也,不过步武尺寸之间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舞蹈。通“舞”
溺者,非不笑也;罪人,非不歌也;狂者,非不武也。--《吕氏春秋》
足迹
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--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古州名。南朝梁置,治所在武陵(今湖南省常德市)
金属打击乐器
始奏以文,复乱以武。--《礼记》
姓
武<动>
继承
下武维周,世有哲王。--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
武<量>
半步。古代六尺为步,半步为武
夫目之祭度也,不过步武尺寸之间。--《国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