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〈名〉
(形声。从宀,于声。“宀”表示房屋。本义:屋檐)
同本义
宇,屋边也。--《说文》
宇,屋檐也。--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说文》
上栋下宇。--《易·系辞》
八月在宇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。释文:“屋四垂为宇。”
置于宇西阶上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五帝庙同宇。--《汉书·郊祀志》
而燕雀佼之,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权起更衣,肃追于宇下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宇堂(屋檐下的正房前);宇达(屋檐和窗户);宇溜(屋檐)
房屋
聿来胥宇。--《诗·大雅·緜》
高堂邃宇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惟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--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又如:屋宇(房屋);宇庭(屋室和庭院);宇室(房舍。借指家庭)
空间。上下四方,天地之间
四方上下曰宇,古往今来曰宙。--《三苍》
神覆宇宙。--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。注:“四方上下曰宇。以屋喻天地也。”
威振八寓。--张衡《东京赋》。注:“八方区宇也。”
云霏霏而承宇。--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又如:宇甸(宇县,宇寰,宇宙。天下);寰宇;宇内
地域;疆土
又
复周公之宇。
或多难以固其国,启其疆土;或难以丧其国,失其守宇。--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又如:宇守(国土;疆土)
国境
不谋削人之野,不谋劫人之宇。--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住处
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,使各有宁宇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风度,仪容;
世以此定二王神宇。--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
又如:器宇轩昂
沸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弗声。本义:泉水大量涌出的样子)
同本义
沸,滭沸滥泉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涌出之貌。
觱沸槛泉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
百川沸騰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愤泉秋沸。--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
又如:沸沸(翻滚涌现的样子;行事迅速果断的样子);沸射(喷射);沸然(水腾涌的样子)
水波翻涌的样子
宫殿摆簸,云烟沸涌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沸波(鸟名。即鱼鹰。因俯冲食水中鱼时扬起波浪);沸渭(水翻腾奔涌的样子);沸泻(水流翻滚奔腾)
名声很响,影响很大-。如:沸传(盛名远扬)
杂乱,纷乱。如:沸乱(纷乱;烦乱);沸羹(比喻动荡混乱的局势)
沸〈动〉
把水烧开;沸腾;
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--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
又如:沸煎(沸滚,沸腾翻滚);沸溢(水翻滚漫出);沸动(翻动)
声音喧闹或嘈杂
沸乎暴怒。--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临河列阵,百余里中,钟鼓之声沸河动地。--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
又如:沸喧(沸激。像滚水一样喧闹);沸耳(声音喧腾);沸聒(喧腾,嘈杂);沸闹(喧闹);沸稠(繁密喧腾)
沸〈名〉
沸水
以指挠沸。--《荀子·议兵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