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<形>
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。本义:水流长)
同本义()
永,水长也。象水巠理之长。--《说文》
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。毛传:“永,长。”
泛指长。兼指时间和空间;
施于众长谓之永。--《方言一》
不永所事。--《易·讼》
日永星火。--《书·尧典》
维以不永怀。--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永矢弗谖。--《诗·卫风·考槃》
且以永日。--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
求永贞。--《周礼·大祝》
永乃保之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以永终誉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降年有永有不永。--《书·高宗彤日》
斗南当日永,万物显光明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永昼(长长的白天);永永(久远);永生(长生);永言(长言);永伤(长久忧伤悲痛);永思(长思,永怀);永夕(长夜);永日(长日,漫长的白天);永宅(长住永守);永安(长久稳固);永住(长住;长存);永命(长命);永巷(宫中长巷;长巷);永贞(长享正命);永宵(长夜);永逸(长久安逸);永岁(长寿);永路(长途,远路)
永<动>
游泳。“泳”的古字
按:此“永”字,即潜行水中之“泳”字之初文。原从人在水中行,由文人做生意,故托以寄游泳之意…后人借用为长永,久而为借意所专,乃加水旁作“泳”以还其原。--高鸿缙《中国字例》
延长
资富能训,惟以永年。--《书·毕命》
通“咏”。曼声。长吟,歌唱;;
声依永,律和声。--《书·舜典》
乐郊乐郊,谁之永号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。郑笺:“永,歌也。”
永<副>
永久,永远
匪报兮,永以为好也。--《诗·卫风》
永奉陛下(永远伺候陛下)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与汝永别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人谋永福。
保守也永旧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永别酒(死囚临刑前喝的酒);永怀(永远思念);永诀(长别,永不再见);永康(永久平安)
梯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弟声。本义:便利人上下攀登(尤其建筑物)的用具或设备)
同本义;
梯,木阶也。--《说文》
为云梯之械。--《史记·孟荀传》
闻子为梯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身登青云梯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梯而下之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(梯,名词用如动词,用梯子。)
悬者通梯接之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梯冲死土。--清·邵长衡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楼梯;云梯(攻城或救火时用的长梯);阶梯(台阶和梯子);梯航(梯与船);梯梁(凿梯架桥);梯磴(梯子的梯级);软梯
形状像梯的分级的东西.;
梯,阶也。--《广雅》
蹝步陵丹梯。--谢灵运诗
以为乱梯。--《国语·越语》。注:“阶也。”
又如:梯田;梯桥(设于园圃之中,供游览用的梯形通道)
姓
梯〈动〉
凭,依着
梯,凭也,若梯邪倚著也。--《字汇》
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。--《山海经》
用梯子攀登。
如:梯登(缘梯攀登);梯城(缘梯登城)
攀登
航海梯山各一家。--黄庭坚《和中玉使君晚秋开天宁节道场》
又如:梯山航海;梯霞(道教谓升天登仙);梯崖;梯陟(登高攀险);梯林(攀登山林);梯附(攀附)
谋求。
如:梯肥(谋取肥缺);梯荣(谋求禄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