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<名>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在“大”(人)旁加两点,指示两腋所在。“腋”的本字。本义:人腋窝)同本义
亦,人之臂亦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俗作腋
胳谓之腋。--《广雅》
腋在肘后。--《埤苍》
亦<副>
也;也是
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尔。(也不过是摘了帽子,光着脚,把头往地上撞罢了。抢,撞。)--《战国策·魏策》
亦盛矣哉。(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!)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亦以明死生之大。(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。以,用,后面省略了宾语“之”)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攻一时,敌退,三保亦自喜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亦许(也许);亦然(也是这样)
又
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--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
又如:亦且(又,而且);亦复(又)
也…也…;又…又………--连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名词前面,强调两种动作、行为、状态、事物彼此并列或互相对待。如:亦真亦假
不过;仅仅;只是;
寡人之从君而西也,亦晋之妖梦是践。--《左传》
亦步亦趋
';.;.'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。”比喻处处模仿、追随别人
虹〈名〉
(形声。从虫,工声。甲骨文“虹”与杠梁、古玉璜之形相似。本义: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。主虹称虹,副虹称霓)
同本义
虹,螮蝀也,状似虫。--《说文》
虹霓也,云雾也,风雨也,四时也,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
虹双出,色鲜盛者为雄,雄曰虹。暗者为雌,雌曰霓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疏
不霁何虹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虹亘中天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:虹女(古代把虹比作美人,故称虹霓为虹女);虹梁(形状似虹的曲梁);虹霓(即彩虹);虹霓吐颖(吐气成虹霓。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)
旌旗。如:虹采(旗子)
彩色。如:虹旆(绘有颜色的旗帜);虹裳(彩色的衣服)
桥的代称
跨虹连绝岸,浮鼋续断航。--庾信《忝在司水看治谓桥》
通“讧”。惑乱
彼童而角,实虹小子。--《诗·大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