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<名>
(形声。从糸,者声。本义:丝的头)
同本义
绪,丝端也。--《说文》
凡茧滚沸时,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。--《天工开物》
又如:绪余(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)
头绪,开端
反覆终始,不知其端绪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
扰百绪于眼前。--谢庄《曲池赋》
又如:端绪(头绪);入绪(有了头绪);绪次(头绪)
情绪,心情;
都门帐饮无绪。--柳永《雨霖铃》
幽情苦绪何人见。--《聊斋志异》
霜轻两鬓欲相侵,悉绪无端不可寻。--唐·李频《长安寓居寄柏侍郎》
又如:愁绪(忧愁的情绪);情绪(情思意绪)
次序
诞敢纪其绪。--《书·大诰》
世系
系唐统,接汉绪。--陆游《丞相率文武官僚贺寿皇正旦表》
又如:绪胄(世系和后代)
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
缵禹之绪。--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荒坠厥绪,覆宗绝祀。--《书·五子之歌》
又如:绪功(未完成的功业;遗业)
姓。明代有绪纪、绪珊
绪<形.
余留的,遗留下来的
唉秋冬之绪风。--《楚辞·涉江》
先王有绪言而去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余以为国家,其土苴以治天下。--《庄子》
又如:绪风(残余之风。即“余风”);绪音(余音);绪余(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以外所剩余);绪业(遗业,事业)
用同“絮”,比喻多而连绵不断。如:绪咶(絮咶。唠叨;啰嗦);绪绪叨叨(絮絮叨叨);绪谈;绪语
绪<动>
寻绎;整理
苍为计相时,绪正律历。--《汉书》
又如:绪次(整理编排);绪正(理出头绪,排正序次)
叙述
会病不起,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。--宋·赵衍《重刊李长吉诗集序》
顺;顺从
仁君年壮气盛,绪信所嬖。--《文选》
又如:绪信(依从信赖)
铁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,臷声。本义:化学元素。符号。一种很重的可锻、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、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,纯铁为银白色,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)
同本义
铁,黑金也。--《说文》
铁锁长三丈。--《墨子·备穴》
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铁冶(冶铁工场);铁山(产铁的矿山);铁石(铁与石;铁矿石);铁锡(铁和锡);铁砂(含铁的矿砂);铁炭(铁和炭);铁皮(铁的外层);铁精(纯铁)
铁制的器物
柄铁折叠环复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铁花(金属器物的光泽);铁戒尺(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);铁尺(铁戒尺;用来体罚的铁板子);铁锚(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);铁鼓(铁制的战鼓);铁绠(铁索,铁绳);铁牌(铁制的牌子);铁钵(铁制的钵。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);铁钩(铁制的钩子);铁箍(铁制的圆环,用以箍物。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,使不松开)
指兵器;。
如:铁蒺藜骨朵(古代的一种兵器,以铁或硬木制成,为一长棒,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);铁蒺藜(军用的铁制三角物,尖刺如蒺藜籽。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,阻碍人马、车辆行动);铁兵(铁制兵器);铁杖(铁制的棍棒);铁衣(用铁片制成的战衣)
赤黑色的马
乘玄路,驾铁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古丘名。春秋时卫地。在今河南濮阳北
姓。
如:铁力(复姓);铁弗(复姓);铁伐(复姓)
铁<形>
黑色。
如:铁色(像铁的颜色。即铁灰色);铁骢(毛色青黑的马);铁骊(毛色青黑如铁的马);铁连钱(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);铁藓(黑色苔藓)
比喻坚固。
如:铁郭(形容外城坚固如铁);铁壁(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);铁纱帽(比喻稳固的官职);铁脚板(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);铁屋(比喻监狱)
比喻坚强不屈;强硬;。
如:铁石(比喻意志坚强刚毅);铁誓(坚定不二、至死不变的誓言);铁砚未穿(除非铁砚磨穿,所定志向决不动摇。比喻意志坚定,未达既定目的,决不改变);铁心肠(形容意志坚定,不为感情所动)
驳不倒的。
如:铁的事实
指食品∶油煎(炸)的。
如:铁雀
铁〈动〉
下决心;;。
如: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
板着面孔(表情严肃)。
如:他总是铁着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