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<名>
(“墟”的古字)(形声。小篆字。从丘,虍声。丘,山丘。本义:大土山)
同本义
虚,大丘也。昆仑丘谓之昆仑虚。--《说文》
河出昆仑虚。--《尔雅》
虚邑。--《易·升》
升彼虚矣,以望楚矣。--《诗·傭风·定之方中》
以游逍遥之虚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又如:虚莽(墟丘和草莽)
住所;处所;
郑国,今河南之新郑,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。--《汉书》
通“墟”。故城;废址;废墟;荒地;
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无由不通,无虚不败。--《逸周书·文政》
又如:虚土(荒芜之地);虚荒(荒芜,荒废);虚空(犹荒野。空旷无人之处);虚墓(墟墓。丛葬的基地)
乡村市集
之虚所卖之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·童区寄传》
一虚皆惊
又如:虚市;虚里(墟里,村庄);虚邑(墟落;村落);虚所(集市);虚城(墟落和城邑);虚落(墟落。村庄)
孔洞;空隙。引申为薄弱环节;
若循虚而出入,则亦无能履也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又如:虚隙(空隙,漏洞)
空际,天空。引申为凌空
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。--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
又如:虚皇(天帝,指玉帝);虚碧(指清澈碧蓝的天空);虚檐(凌空的房檐);虚极,虚象(指太空);虚亡(高空;太空)
指抽象的理论
亭林之学成于贵实;予之学出于导虚。--清·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
又如:虚比浮词(不切实际的空泛之谈);虚空横拟(凭空想像);虚喻浮言(说空话;说没有根据的话);虚灵(生动而不可捉摸);虚见(无根之论;浮浅之见)
姓
虚<形>
空虚,与“实”相对;
虚,空也。--《尔雅》
无虚不败。--《周书·文政》。注:“国无人谓之虚。”
有凭虚公子者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仓府两虚,国弱。--《商君书·去强》
盈虚者如彼,而卒莫消长也。--苏轼《赤壁赋》
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。--《史记》
又如:虚箦(屁);虚火(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张扬);虚爵(空的饮酒器);虚壑(空谷);虚器(中空的器物);虚花(虚幻不实)
疏松,不坚实或不结实。如:虚儾(过度宽松);虚笼笼(疏松的样子);虚闲(疏朗有致);虚薄(虚浮,不笃实)
稀少
自此贼情渐虚,官兵始知所向,以至擒殄。--宋·王弥大《清溪弄兵录》
虚弱
虚稼先死。--《吕氏春秋·辨土》。注:“根不实也。”
又如:虚劣(虚弱);虚城(虚弱的城邑);虚孱(虚弱无能);虚顿(虚弱疲惫);虚弊(虚弱疲敝,贫乏疲困);虚惫(虚弱疲惫)
空闲;间断;。如:虚日(空闲的日子);虚闲(空闲;清闲)
心慌,不踏实-;。如:虚心架子(不得不对付但又心中无数的意思)
谦虚;-
足下虚心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心不能虚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心之不虚
又如:虚中(谦虚;虚心);虚己(犹虚心);虚忝(谦词。谓无其实而空受荣宠);虚受(虚心接受);虚恭(谦虚、恭敬)
虚假,不真实;;
皆存想虚致,未必有其实也。--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
又如:虚科(虚情假意);虚脾甜口(虚情假意);虚脾胃(虚情假意);虚下(演出中演员暂时退场);虚嚣(虚假不实;欺诈)
道教语。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
致虚极。--《老子》。魏源本义:“虚者无欲也。”
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,谓其意无所制也。--《韩非子》
又如:虚皇坛(道教太虚神的祭坛);虚夷(恬淡寡欲);虚玄(指道家思想。老子主张虚一静观和玄览,故称)
虚<动>
使空出
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侯生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天子复思,且征以代,虚吏部左承位以待之。--唐·韩愈《王公神道碑铭》
虚而浮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旁设一虚坐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虚中乐喜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又如:虚左(虚尊位以待贤能的人。古代车位以左为尊,故虚以待之);虚宁(帝位空悬)
通“居”。居住
非其里而虚之,非礼也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使成为废墟
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,而虚宗庙之国也。--《荀子》
耗费x
虚其府库,以备车马。--《墨子》
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,汉虚府库赏赐,发良民侍养,譬若奉骄子。--《史记》
虚<副>
徒然,白白地
贾生年少虚垂涕。--李商隐《安定城楼》
好景虚设。--宋·柳永《雨霖铃》
又如:虚邀(空邀;白请);虚生(徒然活着,白活);虚花(白白地耗费);虚过(白白地度过);虚劳(白费力气);虚费(白白地消耗);虚废(白白丢弃)
左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手的象形。本义:辅佐,从旁帮助。后作“佐”)
同本义
左,手相左助也。--《说文》。俗字作“佐”。
以左右民。--《易·象上传》
予欲左右有民。--《虞书》
实左右商王。--《诗·商颂·长发》
以左右刑罚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
左右就养无方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谓扶持之。”
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--《易·泰》
朕且继礼左助听政。--《后汉书·殇帝纪》
贬谪,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
左,谪官为左迁。自汉起至唐,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。--《增韵》
又如:左除(降级授职);左降(贬官);左退(降官;贬职);左宦(降官;贬职);左授(降官;贬职);左转(降官;贬职);左黜(降官;贬职);左迁(降官;贬职);左官(降官;贬职)
见外,把某人当外人看待.
今居分之土而官之,是左之也。--《国语》
左<名>
左手
君子阳阳,左执簧,右招我由房,其乐只且。--《诗·王风·君子阳阳》
又如:左书(左手写字);左癖(左撇子)
方位名。与“右”相对
虚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:左侍下(左边);左势下(左边);左符(符契的左半);左驸(车箱左侧的立木);左骖(左马。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)
地理上常以东为左
疾逸道左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淮左名都。--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
左天都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山左(太行山以东的地方,过去也专指山东省);江左;左畔(东方);左序(东厢房);左海(海居于东;东海)
后多泛指旁边
臣以臣守有职,不得攀号于道左。--欧阳修文
又如:左邻(左近。邻近,附近)
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,特指右后
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,编之于左。--《史记》
证据;证人
廷尉定国考问,左验明白。--《汉书》
帝愈,召洎问状,洎引马周为左。--《新唐书·刘洎传》
又如:左验(左证。证人;证据)
御者,赶车的人
左旋右抽,中军作好。--《诗·郑风·清人》
姓
左<形>
指进步、革命的派别或思潮-;;。如:左联;思想极左;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、中、右
与众不同,异于常规;。如:左脾气;左性(性情固执,遇事不肯变通)
错误,荒谬。如:你想左了;左建外易(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,变革法度);左计(与事实相背的打算。引申为失策);左错(差错)
部分或全部不同。如:意见相左
偏僻,离中心城市很远
足下所治僻左,书问致简,益用增劳。--曹丕《与吴质书》
不正,偏邪
左,人道尚右,以右为尊,故非正之术曰左道。--《增韵》
又如:左道(邪门旁道。多指非正统的巫蛊、方术等);左道术(邪法)
左<副>
向左
欲左,左。--《史记·殷纪》
又如:左回(向左方旋转);左射(向左方射);左衽(衣襟向左);左转(向左方旋转);左顾(向左方观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