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<动>
(形声。从老省,从子。本义: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)
同本义;
孝,善事父母者。--《说文》
孝利亲也。--《墨子经》
子爱利亲谓之孝。--《贾子道术》
慈惠爱亲为孝。协时肇享为孝、五宗安之曰孝,秉德不回曰孝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
众之本教曰孝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夫孝,德之本也。又,天之经也,民之行也。--《孝经》
孝,文之本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孝,礼之始也。--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
中和祗庸孝友。--《周礼·大司乐》
靡有不孝,自求伊祜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孝悌之义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性婉顺有容德,事父母以孝闻。--《旧唐书》
又如:孝弟(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);孝慈(孝顺父母,慈爱幼弱);孝养(孝顺父母,奉养父母)
祭,祭祀。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
禹,吾无间然矣。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…--《论语》
能继先人之志
追孝于前文人。--《书·文侯之命》
居丧
后丧母,居丧,哀毁骨立。人云:“崔九作孝,风吹即倒。”--《北史·崔逞传》
又如:孝门(孝悌之家);孝家(居丧守孝的人家);孝堂(灵堂)
孝敬'。如:孝爱(孝敬爱重)
孝<名>
丧服,孝服。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(尤指中国)或黑色服装、黑纱或黑色标志(尤指西方各民族)
原来这婆娘自从药死了武大,那里肯戴孝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孝白(举丧时穿的白色孝服);穿孝;带孝;挂孝;重孝;热孝;脱孝
服丧期。如:守孝;有孝;忘了孝未满;孝衣
穿孝
又指办丧事仪式
崔九作孝,风吹即倒。--《北史》
又如:吊孝;谢孝
居丧的人
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。--《世说新语》。按:时谢玄居父丧,故称谢孝
姓
放〈动〉
(形声。从攴,方声。本义:驱逐,流放)
同本义
放,逐也。--《说文》
见伯夷之放迹。--《楚辞·悲回风》
卿大夫外淫者放。--刘向《列女传》
放驩兜于崇山。--《虞书》
放弑其君则残之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
放其大夫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虽放流,眷顾楚国,系心怀王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
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?
又如:流放(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);放伐(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);放徒(放野。放逐于野);放远(远逐);放废(放逐罢黜);放迁(放逐)
舍弃;废置
放,弃也。--《小尔雅》
惟威惟虐,大放王命。--《书·康诰》
又如:放丢(扔,丢放);放绝(废弃);放蔑(废弃蔑视)
解除约束;释放;
昔毛宝放龟而得渡。--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休放往来人闲走。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把俘虏放回去;放赦(宽赦;赦免);放脱(放走);放免(放赦。释放,赦免);放遣(释放;遣散);放释(释放)
免去;免除x
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,则放官收。--《韩非子·八经》
又如:放良(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,使之成平民);放官(免职);放退(免职,退职);放税(免税)
放纵,恣纵;
无使放悖。--《吕氏春秋·审分》
益增其放。--《绝交书》。注:“放荡。”
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己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放弛(放纵);放玩(纵情游玩);放傲(放纵自傲);放醉(纵情醉酒);放横(恣意蛮横);放浊(放纵邪行);放怀(纵意,放纵情怀)
做;干。如:放歹(干坏事,作恶);放短(做手脚);放线(做眼线;当坐探)
发放;
月钱放过了不曾?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放赏(发放赏钱);放高利贷;放官吏债(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,待京官得到实缺时,可得加倍利息)
搁置;放下;;
放,置也。--《广雅》
无放饭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隐居放言。--《论语》。包注:“置也。”
沉吟放拨插弦中,整顿衣裳起敛容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:放着(放置,搁置);放桌子(摆餐具);放顿(安放);放仗(放下兵器)
委任;外放(旧指京官调任外地)
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放缺(委任官职;做官)
从家畜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
放牛于桃林之野。--《伪武成》
至则无可用,放之山下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且放白鹿山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放牛;放羊拾柴(指老人娶妻,有意不加管束,冀能怀孕,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)
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。如:放尊重些;放明白些
放映,放送。如:放电影;放幻灯片
扩展,加大;x。如:腰身放肥一点;裤腿再放一寸
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,不加处理。如:鲜肉不能放太久;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
搁进去,加进去;。如:先给锅里放点水;汤里放点盐
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、态度等',,.。如:汽车的速度放慢了;做事放谨慎点;放低声音
开放;。如:花开花放;心花怒放;百花齐放
舒展。如:放眉;放体
通“方”。并船
不放舟,不避风,则不可涉也。--《荀子·子道》
又如:落日放船好,轻风生浪迟
发射;放射;发出;
由屋顶放光入室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有的放矢;放电;放光
点燃如:放爆竹;放焰火
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如:放寒假;放学
通“妨”。阻碍;
不利作土工之事,放农焉。--《管子·度地》
通“仿”
模拟;
宾之礼事,放上而动,咨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有放而不致也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
心难而行易,好友同志,仕不择地。浊操伤行,世何效放?--《论衡·自纪》
又如:放物(模拟事物);放效(模拟仿效)
相似;
有人治道若相放,可不可,然不然。--《庄子·天地》
放〈副〉
通“方”。正当;
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。--《管子·小问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