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<名>
(象形。从宀,从口。“宀”表示房屋,甲骨文中像屋墙,有窗户之形。本义:朝北开的窗户)
同本义
向,北出牖也。--《说文》。古宫室北墉,无户牖,民间或有之,命之曰向。
穹窒熏鼠,塞向墐户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泛指窗户
闭户塞向,密泥,勿使风入漏气。--《齐民要术》
刮楹达鄉(向)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。注:“谓夹户窗也。”
启牖鄉(向)如初。--《仪礼·士虞礼记》
方向;方位
明利害之向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东向驰去。--明·魏禧《魏叔子文钞·大铁椎传》
又如:风向;反向;去向;山向;向前(犹将来)
过去,往昔;
向也不恕而今也恕,向也虚而今也实。--《庄子·山水》
向为身死而不受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。(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,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。导,引导,渡水。)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寻向所志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便扶向路。
向吾不为斯役。(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)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向察众人之议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向之噌吰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向道(原以为);向年(往年)
从来,向来;
臣向蒙国恩,刻思图报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向料(一直认为);向蒙(一贯承蒙)
刚才
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。--《金史》
向来道边有卖饼家。--《史记·华佗传》
比向日不同。--《西厢记》
又如:向年(往年);向事(往事);向来(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)
姓。如:向平(东汉高士,隐居不仕,子婚嫁既毕,遂漫游不知所终。后以“向平”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)
向〈动〉
面朝、面对。跟“背”相对
见剑向己。--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注
磨刀霍霍向猪羊。--《木兰诗》
眈眈相向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夫妻向隅,茅舍无烟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向灯向火(喻看法各一);向暖(晒太阳);向炎乞儿(近火取暖的乞丐。比喻趋炎附势之徒)
趋向,亲近
何故欲向汉?--《史记·班超传》
向于时夏。--《书·多士》
又如:向化(归顺教化);向服(仰慕佩服)
爱;偏爱;偏袒;
不妨事,妳妳向着俺哩!--《元曲选·武汉臣·老生儿剧三》
又如:向顺(偏向;偏袒)
往,去
闲向溪边磨巨斧。--《水浒全传》
又如:向寓(以往借宿)
向〈介〉
朝着;。如:向日(明日;第二天);向前(未来);向开(以外;以上);向着(朝着,对着)
从;在
向那御屏风背后,转出一大臣。--《水浒传》
向〈连〉
假设;如果。如:向令(假如);向若(假如);向非(假若不是)
向〈助〉
用于“争”、“怎”、“争奈”、“如何”一类词语后,起加强语气作用
怎生向,人间好事到头少。--《法曲第二》
向<动>
在鄉专称行政区域后,便造“嚮”字表示对着,面向
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--《易·随》
戒六神訃浑嚮服。--《楚辞·惜诵》。注:“对也。”
请席何響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面也。”
沛公北嚮坐,张良西嚮侍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奔向;趋向;
嚮方略。--《荀子·仲尼》
军以向宛洛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直下襄阳向洛阳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叱牛牵向北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已向荆州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向清虚(奔向高天。喻得到幸福)
接近;临近
东坡春向暮,树木今何如?--《东坡种花二首》
又如:向中(谓近午。比喻鼎盛时期);向早(凌晨)
向<名>、<副>
旧时,以往;;
曏,不久也。从日,鄉声。--《说文》
曏役之三月。--《春秋传》
曏谓往时也。--《桂苑珠丛》
曏者,吾子辱使某见。--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
又如:向日;向之豪气何在?
副∶明,表明;
证向今故,故遥而不闷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先<动>
(会意。据甲骨文,上面是“止”(脚),下面是“人”。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。本义:前进,走在前面)
同本义
先,前进也。--《说文》
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。--屈原《九歌·国殇》
恐为操所先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身先士卒;争先恐后;争先(争着赶到别人前头)
尊崇;重视
安宁则长庠序,先本绌末,以礼义防于利。--《史记·本准书》
又如:先本(重视根本)
首创;开始;
不为福先,不为祸始。--《庄子·刻意》
又如:先志(先立志向);先事(先行其事)
先<名>
当初;先前
丢三忘四,惹人抱怨,竟不大象先了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先起头(从前);先来(先前,原来);先日(从前;日前)
先世;祖先;
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。--《报任安书》
行莫丑于辱先。--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
思厥先祖父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先典攸高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先西域人。--明、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先茔在杭(先茔:祖先的坟墓。杭:浙江省杭州市)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先陇(祖坟);先陵(帝王祖先的坟墓);先铭(先人的墓志铭)
前导;前驱;
以为民先(先,先锋。形容词活用为名词)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行为士先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:先引(前导);先师(前辈老师);先达(有德行学问的前辈)
姓
先<形>
前,时间或次序在前;
以先国家之急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后先相继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固先乎吾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先天下之忧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古时的;先前的,先代的;
季春之月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愿君顾先王之宗庙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先帝(远古帝王);先王(指上古贤明君王)
首要,根本;
末学者,古人有之,而非所以先也。--《庄子·天道》。成玄英疏:“先,本也。”
又如:先天(宇宙的本体,万物的本原);先务(首要的事务)
上
短长终不校,先后竟谁论?--唐·韩愈《和侯协律咏笋》
又如:先后(高下,优劣)
已故的。称呼死者的敬词
先大母婢也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先朝顾命(先帝临终托付);先府君(尊称亡父)
先<副>
指事情、行为发生在前;
树下先有落叶。--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
几欲先走。--《秋声诗自序》
水暖鸭先知。--宋·苏轼《惠崇》
春江晚景
为坎以先登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