贤<形>
(形声。从贝,与财富有关。本义:多财)
有德行;多才能;
贤,多才也。--《说文》
以财分人之谓贤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相如既归,赵王以为贤大夫。--《史记》
闲贤臣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贤声远达(好的名声远扬四处);贤歌(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);贤才(德才并美之人);时贤(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)
对人的敬称;
凡与人言……自叔父母以下,则加“贤”字。--《颜氏家训》
分明是如贤所教,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,不谙其他生活。--《新编五代史评话》
又如:贤宰(知县);贤乔梓(尊称人家父子);贤竹林(魏晋间“竹林七贤”。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);贤弟;贤甥
良,美善;
东家有贤女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多闻其贤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非不贤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贤否(好的与坏的);贤妻(贤淑的妻子);贤慧(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)
艰难;劳苦
大夫不均,我从事独贤。--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
贤<名>
有才德的人;人才;
三曰进贤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有善行也。”
思贤如渴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唐贤今人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尊贤而重士(贤,形容词作名词用,贤人)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思贤如渴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:贤圣(圣贤);前贤(有才德的前辈);先贤(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);圣贤(圣人和贤人)
人的贤能;
其贤不及孔子。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贤<动>
胜过,超过
师不必贤于弟子。--韩愈《师说》
贤于长安君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贤于己者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尊重;崇尚
子夏说:“贤贤易色”。--《老残游记》
又如:贤贤易色(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)
绪<名>
(形声。从糸,者声。本义:丝的头)
同本义
绪,丝端也。--《说文》
凡茧滚沸时,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。--《天工开物》
又如:绪余(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)
头绪,开端
反覆终始,不知其端绪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
扰百绪于眼前。--谢庄《曲池赋》
又如:端绪(头绪);入绪(有了头绪);绪次(头绪)
情绪,心情;
都门帐饮无绪。--柳永《雨霖铃》
幽情苦绪何人见。--《聊斋志异》
霜轻两鬓欲相侵,悉绪无端不可寻。--唐·李频《长安寓居寄柏侍郎》
又如:愁绪(忧愁的情绪);情绪(情思意绪)
次序
诞敢纪其绪。--《书·大诰》
世系
系唐统,接汉绪。--陆游《丞相率文武官僚贺寿皇正旦表》
又如:绪胄(世系和后代)
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
缵禹之绪。--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荒坠厥绪,覆宗绝祀。--《书·五子之歌》
又如:绪功(未完成的功业;遗业)
姓。明代有绪纪、绪珊
绪<形.
余留的,遗留下来的
唉秋冬之绪风。--《楚辞·涉江》
先王有绪言而去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余以为国家,其土苴以治天下。--《庄子》
又如:绪风(残余之风。即“余风”);绪音(余音);绪余(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以外所剩余);绪业(遗业,事业)
用同“絮”,比喻多而连绵不断。如:绪咶(絮咶。唠叨;啰嗦);绪绪叨叨(絮絮叨叨);绪谈;绪语
绪<动>
寻绎;整理
苍为计相时,绪正律历。--《汉书》
又如:绪次(整理编排);绪正(理出头绪,排正序次)
叙述
会病不起,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。--宋·赵衍《重刊李长吉诗集序》
顺;顺从
仁君年壮气盛,绪信所嬖。--《文选》
又如:绪信(依从信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