鲜<名>
(会意。从鱼,从羊。“鱼”表类属,“羊”表味美。本义:鱼名。出貉国)
假借为鱻。鲜鱼,活鱼;
冬宜鲜羽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:“生鱼也。”
治大国若烹小鲜。--《老子》。河上公注:“鲜,鱼。”
调鼎他年事,妙手看烹鲜。--宋·张元干《水调歌头》
冬宜鲜羽。--《礼记》
又如:鲜眼(像鱼那样的圆眼);鱼鲜;海鲜;鲜脍(切细的鲜鱼肉);鲜鳞(活鱼);鲜羽(活鱼和活鸟)
鲜美的食物;
惟君用鲜。--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
荐鲜知路近,省敛觉年丰。--唐玄宗《幸凤泉汤》
又如:时鲜;尝鲜;鲜肥(鱼肉类美味肴馔);鲜食(鲜活的食品);鲜杀(活杀的猎物)
鲜<形>
新鲜
炰鳖鲜鱼。--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
芳草鲜美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鱼腊鲜兽皆如初。--《仪礼》
根色鲜泽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又如:屡见不鲜;数见不鲜;鲜食(新鲜的食品);鲜兽(新杀的禽兽)
鲜艳-;-。如:鲜妆(鲜明美丽的打扮);鲜衣(华美的衣服)
鲜明;明洁,洁净
衣服常鲜于我。--《汉书·广川惠王越传》
又如:鲜色(清新美丽的颜色);鲜新(清新)
味美;
饫肥鲜者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无鲜肥滋味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鲜爽(鲜美爽口);鲜脆(鲜美脆嫩);鲜香(鲜美芳香)
独特。如:她的行事作为就是很鲜,和别人都不一样
夭折的,早死的()
葬鲜者自西门。--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
鲜<形>
非常少,很不多;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--《诗·大雅·荡》
原小则鲜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以约失之者鲜矣(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)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鲜不疫矣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鲜薄(微少);鲜言(寡言);鲜胄(后代少);鲜浅(浅鲜);鲜乏(缺乏);鲜少(很少)
鲜<动>
缺少;不足;
既无叔伯,终鲜兄弟。--李密《陈情表》
艳<形>
从色。豐,丰大。色,色彩。丰大而有色彩。本义:鲜艳,艳丽)
同本义;;-
艷,好而长也。--《说文》
目逆而送之,曰,美而艳。--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
艳妻煽方处。--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艳陆离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:“艳,好貌也。”
窈窕艳城郭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艳色(常用以指美女、美色);艳段(宋元杂剧中,在正剧之前表演的一段短剧);艳质(美丽的姿质)
文辞华丽
信言不艳,贯居于好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:艳才(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);艳采(绮丽的文采)
过于艳丽的色彩,极为俗气花俏的服饰
那日,果然来了几个女人,都是艳装丽服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这布的花色太艳了
光彩;光泽和颜色。如:艳发(鲜明焕发);艳阳(形容光艳美丽);艳晶晶(光彩闪耀的样子)
浓。如:艳饰(浓妆打扮)
艳<名>
美女
吴娃与越艳,窈窕夸铅红。--《李太白诗》
又如:艳波(美女的眼波);艳姝(美女)
有关男女爱情方面的事情或著作
当她年轻的时候,他们还共同制造过一些动人的艳闻。--沙汀《淘金记》
又如:艳歌(情歌);艳约(情人的约会)
指花。如:艳卉(艳丽的花草);艳花(娇艳的花)
古楚国歌曲。如:艳歌行(古乐府《艳歌行》的省称)
艳<动>
照耀;闪耀
双歌声断宝杯空,妆光艳瑶席。--宋·张先《好事近》
又如:艳射(光彩炫耀);艳晶晶(光彩闪耀的样子);艳耀(照耀,炫耀)
羡慕;
略无慕艳意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艳称(称羡)
爱;倾慕;。如:艳思(美好的情思;艳羡,思慕);艳羡(喜爱;羡慕);艳慕(爱慕;羡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