涂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余声。本义:涂水)
同本义
古水名。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。发源于寻甸,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,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
涂,水。出益州牧靡南山,西北入渑。--《说文》
洞涡水支流。在山西省榆次县境
道路。也作“途”
出于玉之涂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乡也混然涂之人也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涂巷之人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故辟门除涂,以迎吾人。--《荀子·王霸》
又如:涂次(路上;途中);涂夫(路人);涂巷(道路;街坊);涂轨(本指车行之道。引申谓路子,途径);涂数(途程);涂迹(轨迹,途径);涂辙(车轮的痕迹);涂道(路途)
十二月。古月名
十二月为涂。--《尔雅》
“塗”的简化字
涂<名>
泥,泥巴
塗,泥也。--《广雅》
见豕负涂。--《易·睽》
厥土惟塗泥。--《书·禹贡》
如塗塗附。--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
冻塗。--《礼记·夏小正》
坐于塗炭。--《孟子》
又如:涂车(用泥涂制成而饰以彩色的车子。为古时送葬的明器);涂炭(泥淖和炭灰。喻污浊之地。亦谓污浊)
道路
道听塗说。--《论语》
遇诸塗。
长塗中宿。--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天下何思何虑?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明乎坦涂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七圣皆迷,无所问涂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此义又作“途”。又如:涂不拾遗(道不拾遗);涂说(道路传闻之言);涂次(途中停留);涂陌(道路);涂径(道路;路径);涂路(犹道路);涂殚(路走到尽头)
引申指途径;门路
国乱者,民多私义;兵弱者,民多私勇。则削国之所以取爵禄者多涂,亡国之所以贱爵轻禄。--《商君书》
涂<动>
涂抹;粉刷物品;;
涂明耳目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涂白(在树干上涂抹白涂剂);涂附(在污泥上再涂上污泥。比喻以恶附恶);涂地(涂抹、漫布于地);涂墍(用泥涂抹屋顶或墙壁)
乱写乱画。如:涂鸦(比喻胡写乱画或书法幼稚);涂乙(改窜文字。抹去称为涂,勾改称为乙。乙是勾改的符号);别在墙上乱涂
使不清楚或模糊。如:涂掉几个字
难〈形〉
(形声。从隹声。从隹,与鸟有关。①本义:支翅鸟。②假借为困难)
困难;艰难;不容易;;
非为织作迟,君家妇难为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--李白《蜀道难》
又如:难句(难得的佳句);难老(难于衰老);难行(难于施行;不容易走);难治(不容易治理);难航(不易舟行);难期(难及,难于企及);难义(不易索解的辞旨);难极(不易穷尽);难疑(相互讨论不易索解,心存迷惑的要义);难乎为继(指前人做得太好,不易照样继续下去)
不可;不好;
桓谭作论,明弱水之难航。--汉·王褒《灵坛碑文》
难〈动〉
为难,畏难;感到困难
今寇众我寡,难与持久。(难与,“难与之”的省略。之,指代曹军。)--《资治通鉴》
难测也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铁衣冷难着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天下事有难易乎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余幼女书,家贫难致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使感到困难.
今不行礼于卫,而藩其君舍以难之。--《左传》
通“戁”。
恐惧;
故君子恭而不难。--《荀子·君道》。注:“难读为戁,惧也。”
敬
不戢不难,受福不那。--《诗·小雅·桑扈》
难〈名〉
通“攤”。驱除疫鬼之祭
命有司大难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难〈后缀〉
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,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。如:卖棉难;乘车难;买菜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