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,臷声。本义:化学元素。符号。一种很重的可锻、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、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,纯铁为银白色,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)
同本义
铁,黑金也。--《说文》
铁锁长三丈。--《墨子·备穴》
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铁冶(冶铁工场);铁山(产铁的矿山);铁石(铁与石;铁矿石);铁锡(铁和锡);铁砂(含铁的矿砂);铁炭(铁和炭);铁皮(铁的外层);铁精(纯铁)
铁制的器物
柄铁折叠环复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铁花(金属器物的光泽);铁戒尺(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);铁尺(铁戒尺;用来体罚的铁板子);铁锚(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);铁鼓(铁制的战鼓);铁绠(铁索,铁绳);铁牌(铁制的牌子);铁钵(铁制的钵。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);铁钩(铁制的钩子);铁箍(铁制的圆环,用以箍物。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,使不松开)
指兵器;。
如:铁蒺藜骨朵(古代的一种兵器,以铁或硬木制成,为一长棒,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);铁蒺藜(军用的铁制三角物,尖刺如蒺藜籽。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,阻碍人马、车辆行动);铁兵(铁制兵器);铁杖(铁制的棍棒);铁衣(用铁片制成的战衣)
赤黑色的马
乘玄路,驾铁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古丘名。春秋时卫地。在今河南濮阳北
姓。
如:铁力(复姓);铁弗(复姓);铁伐(复姓)
铁<形>
黑色。
如:铁色(像铁的颜色。即铁灰色);铁骢(毛色青黑的马);铁骊(毛色青黑如铁的马);铁连钱(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);铁藓(黑色苔藓)
比喻坚固。
如:铁郭(形容外城坚固如铁);铁壁(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);铁纱帽(比喻稳固的官职);铁脚板(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);铁屋(比喻监狱)
比喻坚强不屈;强硬;。
如:铁石(比喻意志坚强刚毅);铁誓(坚定不二、至死不变的誓言);铁砚未穿(除非铁砚磨穿,所定志向决不动摇。比喻意志坚定,未达既定目的,决不改变);铁心肠(形容意志坚定,不为感情所动)
驳不倒的。
如:铁的事实
指食品∶油煎(炸)的。
如:铁雀
铁〈动〉
下决心;;。
如: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
板着面孔(表情严肃)。
如:他总是铁着脸
练<动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柬声。本义:把生丝煮熟;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)
同本义
练,湅缯也。--《说文》
冬则练帛之中,足以为轻且煖。--《墨子·辞过》
凡染,春暴练。--《周礼·染人》
主练染,作采色。--《后汉书》
又如:练丝(未染色的熟丝)
练习;操演;
练之禾定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又如:练阅(训练检阅);练句(写作时斟酌遣词用句的工夫。也作炼句);练字(写作时用字技巧的推敲琢磨。也作炼字)
漂洗;洗涤。如:练衲(漂染过的僧衣);练漂(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。即退浆、精练、漂白、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)
熔炼
方士欲练以求奇药。--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又如:练丹(炼丹)
通“拣”。选择
选士厉兵,简练俊杰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又如:练日(选择日期);练材(精选的优质材料);练择(精选)
染
白纱入缁,不练自黑。--王充《论衡》
又如:练肆(染坊)
通“柬”。选择
既不能昭练贤鄙。--《潜夫论·本政》
练<名>
洁白的熟绢
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,以侵吴。--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
文绣素练。--《墨子·节葬下》
澄江静如练。--谢朓《晚登三山远望京邑》
又如:江白如练;练文(形容澄澈的波纹。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)
古代祭名。因古时于父母去世十三月时戴练冠祭于家庙而得名
鲁大夫练而床,礼邪?--《荀子·子道》
又如:练主(丧礼小祥之祭时所立的神主,藏于祖庙以供奏祀);练冠(丧祭所戴的冠);练衣(丧祭时所穿的衣)
水名。在今广东省普宁县至潮阳县一带
通“链”。链子
如锁上练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姓
练<形>
白,素色
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,可以墨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
又如:练巾(白色的头巾);练衣(白色布衣);练文(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)
引申为经验多,精熟x
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干练(又有才能又有经验);练才(文才练达);练甲(精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