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<动>
(形声。从辵,术声。本义:遵循)
同本义
述,循也。--《说文》
报我不述。--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
遂述命曰。--《仪礼·少牢礼》
述大禹之戒以作歌。--《书·五子之歌》
又如:述遵(遵循);述旧(遵行旧规);述祖(遵循祖训)
陈述,记叙;;
识礼乐之文者能述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小有述职。--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
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。--《孟子》
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,曰:“吾师肺肝,皆铁石所铸造也。”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成述其异,宰不信。试与他虫斗,虫尽靡。又试之鸡,果如成言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综述(综合叙述);口述;重述一遍;述知(陈述;告诉);述事(陈述事理);述载(陈述记载);述圣(陈述圣人之道);述历(一一陈述);述而不作(传述先哲的理论,不再自创新意)
传述;传承;阐述前人成说
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--《论语·述而》
又如:述宣(继承和发扬);述修(修治;修明);述附(承袭)
述<名>
泛指叙述的文字
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,其才学足以著书。--三国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
又如:述作(著作);述撰(撰述;著作);述制(记述;著作);述造(著作)
沾<名>
古水名
沾,沾水,出上党壶关东入淇。从水,占声。--《说文》
淇水支流。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,东流入河南省,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。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
沾<动>
假借为“霑”。浸润;浸湿;
沾,一曰益也。--《说文》
惠沾渥。--《汉曹全碑》
澍雨沾洽。--《白石神君碑》
汗出沾背。--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
泣下沾衿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长夜沾湿何由彻!--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泣下沾襟。--宋·欧阳修《伶官传》
不终朝日,而澍雨沾洽。--《白石神君碑》
十八日,大雨沾足,乃种豆。--《聊斋志异》
又如:沾足(雨水充足);沾洽(雨水充足;渊博)。又如:沾浃(浸透);沾渥(浸润);沾臆(沾膺。泪水浸湿胸前);沾濡(浸湿);沾襟(浸湿衣襟);沾洒(水珠洒落浸湿。多指流泪);沾缨(泪水浸湿冠缨。指痛哭、悲伤)
牵扯,牵连。如:沾扯(牵扯);沾带(牵连);沾恋(牵念留恋);沾连(沾带。牵连)
接触
沾水则高下不平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殊不沾污。
又如:沾粘(相互粘结,接触);沾唇(形容略微喝一点酒、茶水等饮料);沾牙(吃喝东西);从来滴酒不沾
熏陶;感化x
礼乐所不沾,宪章弗能革。--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
又如:沾化(感受德化);沾被(影响所及)
受赏。如:沾赉(受赏赐;赏赐);沾赏(受赏赐);沾丐(给人以利益);沾锡(赏赐)
沾<形>
自矜的样子。如:沾沾(自矜。自得的样子);沾沾自炫(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)
沾<动>
雨水浸湿
霑,渍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二》
霑体涂足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。注:“霑,濡也。”
霑余襟之浪浪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既霑既足,生我百谷。--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又如:沾衣(润湿衣服);沾衿(沾湿衣襟);沾醉(饮酒大醉,沾湿胸襟);沾体涂足(身体被田水沾湿,脚上被泥巴涂污)
比喻恩泽沾润
盖闻圣主之养民也,仁沾而恩洽。--《文选·扬雄·长杨赋》
又如:沾沐(承受恩泽);沾洽(雨泽丰足,也以比喻恩泽广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