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〈动〉
(形声。从刀,本义:割,分)
“裂”的古字。分割;分解
列,分解也。--《说文》
古者列地建国。--《荀子》
大袂列。--《管子·五辅》。注:“决之也。”
两骖列两服入厩。--《荀子·哀公》。翱
又如:列断(裂断);列地(列土。分地封侯);列缺(高空中闪电所现出的空隙闪电);列土分茅(古代帝王用茅土分封诸侯的仪式)
排列
列敌度宜谓之义。--《太玄·玄摛》。注:“序也。”
森然布列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张筵列鼎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奇峰错列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江岸列营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列树(成列的树木);列石(排列成行的石块);列待(排列待立);列炬(排列火炬);列秧(按品级排列)
收列;列入。如:代表姓名列后;列入议程
陈列;摆开
小者坐列贩卖。--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又如:列缋(陈列绘画);列兵(陈兵,驻扎军队);列罗(陈列);列卒(陈兵布阵);列陈(摆开阵势。陈,通“阵”)
安排;给予;
如谥,臣子所谏列也,诔生时所行,为之谥。--王充《论衡》
布置;
太尉列卒取(捉拿)十七人。--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
对立
故下与官列法,上与君分威。--《管子》
又如:列眉(两眉对列)
罗列。如:列胪(犹罗列);列罗(罗列;陈列)
开列
列贾五百金。--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又如:列为甲等
假借为“迾”。遮遏,阻止;;
山泽列而不赋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列〈名〉
排列有序的行列(竖排称“行”,横排称“列”)
火三列。--《礼记·丧大记》。疏:“行也。”
其土堰前列、伏水火而死者,不可胜数也。--《墨子·兼爱下》
是以差轮爪牙之士,比列其舟车之卒。--《墨子·天志下》
故仁人用兵,聚则成卒,散则成列。--《荀子·议兵》
陈力就列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比诸侯之列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既济,而未成列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
今井阱之道,车不得方轨,骑不得成列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又如:第三列;列从(行列相从);列树(成行的树木);列列(行列分明)
职务;职位
入而未定列。--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轻重以列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注:“位也。”
翟无列于王室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位次也。”
上官大夫与之同列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相如每朝时,常称病,不欲与廉颇争列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列籍(名列;位列)
店肆
小者坐列贩卖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序次
以日星为纪,故事可列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又如:列坐(列席,在座的人);列次(次第,排列顺序)
假借为“烈”。功业
贪夫徇财兮,列士殉名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姓
列〈形〉
众,各;;
富于列国之君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如:列民(犹众民);列邦(各国);列臣(诸大臣);列列(众多);列都(各城邑)
高大。如:列岳(高大的山岳)
一般的;。如:列观(一般的宫殿)
假借为“洌”。水清醇,洁净(,)-
天地干燥,水纠列之时也。--《管子·度地》
列〈量〉
用于成行列的东西。如:一列火车
列〈副〉
依次;
华月照方池,列坐金殿侧。--汉·刘桢《感遇》
又如:列拜(依次叩拜);列席(列坐。依次而坐);列序(依次排列)
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