俪<名>
(形声。从人,丽声。字即丽的或体。本义:配偶)同本义
俪,耦也。--《广雅》
弃其伉俪妃嫔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鸟兽犹不失俪,子将若何?--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
又如:伉俪(夫妻);俪祉(向他人夫妇祝福之辞);俪影(夫妇二人的身影;称人夫妇之合影)
俪<动>
相称;对仗,对偶
安可以俪王公而著风烈也。--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
又如:文以耦俪为主;骈俪(文章的对偶句法);俪巧(对偶精巧);俪句(对偶的句子);俪体(对偶的文体)
并列,比;
凤凰不能与之俪。--刘安《淮南子》
俪<形>
成对的,成双的
主人酬宾,束帛俪皮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束帛、俪皮,如纳吉礼。--《仪礼·士昏礼》
双,两。如:俪皮(成对的鹿皮。为古代定婚礼物);俪事(属对之事)
同“丽”。美。如:俪曲(美妙的乐曲)
俪<副>
并;同。如:俪走(同行并趋);俪陈(相对陈列);俪然(并列貌);俪偕(偕同,同在一起)
俪辞
;对偶的文辞;或指骈文。也作丽辞
对语俪辞,盛行于俗。--《史通·杂说下》
俪语
俪辞同“俪辞”
馨〈形〉
(形声。从香,殸声。殸,籀文“磬”。本义:芳香,散布很远的香气)
同本义-
馨,香之远闻者也。--《说文》
其德足以昭其馨香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。--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
尔酒既清,尔淆既馨。--《诗·大雅·凫鷖》。毛传:“馨,香之远闻也。”
惟吾德馨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又如:馨烈(芳香浓烈);馨逸(香气洋溢;芳香远播)
比喻声誉流芳后世
化盛隆周,垂馨千祀。--《晋书》
又如:馨烈(比喻流芳的事业);馨德(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)引申为美
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--《书·君陈》
馨<助>
有赞美的意思。后来多“宁馨”(如此,这样)连用
为问中华学道者,几人雄猛得宁馨。--刘禹锡《赠日本僧智藏》
又如:宁馨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