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<动>
喜悦;愉快;;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并怡然自乐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--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君游海而乐之,奈臣有图国者何?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似与游者相乐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熙熙而乐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快乐(感到幸福或满意);乐嬉嬉(喜悦貌);乐悦(欢喜);乐笑(欢笑);乐胥(喜乐);乐哈哈(形容喜笑的样子);乐好(爱好);乐志(愉悦心志)乐心(心里快乐);乐利(快乐与利益);乐易(和乐平易);乐郊(乐土);乐处(快乐的所在)
安乐
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又如:乐欣(安乐欢欣);乐佚(悠闲安乐);乐安(安乐);乐郊(乐土。安乐幸福的地方);乐居(安乐的住所);乐国(安乐的地方)
乐于;安于;;
英雄乐业。--《资治通鉴》
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。--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亦乐生焉。--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又
先生乐游。
又如:乐助(乐意助成);乐用(乐于用命);乐士(喜爱贤士);乐育(乐于教育、培养人才);乐业(乐于本业);乐愿(乐意,情愿);乐成(乐于成全)
感到快乐,享受
不知太守乐其乐也。(第一个“乐”。)--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笑。如:乐得合不上嘴;乐眼(犹笑眼);乐哈哈(形容喜笑的样子)
乐<名>
旧指“声色”。即歌舞和女色
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。--《国语》
乐趣;;
此乐何极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山水之乐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又
乐亦无穷也。
宴酣之乐
姓
哨〈形〉
(形声。从口,肖声。本义:口小不能容的,一说口歪不正的)
同本义
哨,不容也。--《说文》
哨,口不容也。--《韵会》引《说文》
某有枉矢哨壶。--礼记·投壶》
又如:哨壶(口不正的壶)
细狭尖锐
哨,小也。--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注
大匈哨后。--马融《广成颂》
又如:哨棒(行路防身的长木棍);哨腿(长腿。指高个子)
哨〈动〉
巡逻
质明,避哨竹林中。--《指南录后序》
又如:哨口(巡逻了望的关卡、岗哨);哨船(在江中巡逻警戒的小兵船);哨骑(巡逻骑的马)
侦察
男亲哨见,当道并无寨栅,军皆屯于山上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哨路(探路);哨见(探见);哨军(侦察巡逻的士兵)
设岗放哨。如:哨线(警戒线)
撮口或用哨子发出响声
张顺略哨一声,只见江上渔船撑扰来到岸边。--施耐庵《水浒传》
又如:哨聚(召集,聚集)
吹;喷
阴风飒飒,是神兵口内哨来烟;黑雾漫漫,是鬼祟暗中喷出气。--《西游记》
叫;鸟叫
行者又嚎,沙弥又哨,你须不夺人之好。--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逗弄;哄弄。如:哨哄(逗弄)
哨〈名〉
岗哨,站岗放哨的地方。如:哨卡;哨位;哨所;哨岗;哨官(管理一哨的武官);哨楼
一队人马。古代军事术语。泛称战阵的两翼或军队的一支、一队
宋江传令李俊等领水兵六百,分为两哨。--施耐庵《水浒传》
古代军队编制单位,。明永乐时分步骑军为中军、左右掖、左右哨,合为五军。清咸丰后立勇营,其制以百人为哨,三哨为一旗,五哨为一营
而营、哨各官,亦多属旧人。--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哨兵
质明,避哨竹林中,逻者数十骑,几无所逃死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围场;猎场区。如:哨鹿(打猎时吹哨以引鹿,因多在围场吹哨,故后亦称围场为哨鹿)
哨子。如:吹哨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