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<动>
(形声。从肉,巤声。本义:年终祭祀)祭名。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。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
冬至后三戌,腊祭百神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臈。
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曰大蜡,汉曰腊。--蔡邕《独断》
腊先祖五祀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虞不腊矣。--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又如:腊日(古时腊祭之日。农历十二月初八);腊祭(古时岁终祭祀);腊会(古代腊祭时的集会);腊鼻(本为劣等鹞鹰,喻指无能之人)
腊<名>
农历十二月12
腊后花期知渐近,寒梅已作东风信。--晏殊《蝶恋花》
又如:腊尽春初;腊八会(佛家于腊八开的诵经法会);腊底(年底,农历十二月底)。泛指冬月,尚与“伏”相对
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炮羔,斗酒自劳。--汉·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
又如:腊梨(亦作“刺梨”、“瘌痢”。秃子,生秃疮的人)
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(两期)三个月安居一处,修习教义,完毕,称一腊。如:戒腊;夏腊;法腊
人出生后七天
人之初生,以七日为腊;人之初死,以七日为忌。--《玉笑零音》
冬季腌制、烟熏而成的食品。如:腊肉;腊鸡
腊<名>x
(形声。从肉,昔声。本义:干肉)同本义
腊,脯也。--《广雅·释器》
噬腊肉。--《曷·噬》
鱼腊。--《穆天子传》。注:“干鱼。”
无腊与肤。--《仪礼·有司彻》。注:“腊为庶羞。”
布千匹,腊五百斤。--《晋书·谢安传》
又如:腊肉(干肉);腊人(古官名。掌干肉)
腊<动>
晒干;制成干肉
然得而腊之以为饵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腊田(干枯的田)
华<形>
华丽;光彩美丽;
金银华美之服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华堂之上。--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华衣乘马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如:华扁(华丽的匾额);华彩(华美;光彩);华服(华丽的服装);华舆(华美的车辆或轿子);华筵(华美的筵席);华观(华丽的观阙,即宫门前的望楼);华毂(华丽的车)
豪华x;
况我大魏天王,个为华侈。--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
称美之词。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。如:华名(美名);华宗(对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称);华笺(对他人来信的敬称);华缄(对他书信的美称或敬称)
灰白
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--苏轼《赤壁怀古》
又如:华首(头发花白。指老人);华颠(白发);华鬓(鬓发花白);华发(花白头发)
年轻;年少。如:华年
浮华;x
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--《老子》
又如:华辞(虚浮巧饰的言辞);华誉(不实的声誉);华风(浮华的文风)
汉语。如:华言(指中原地区的语言。后泛指汉语)
荣华;光耀。如:华伍(指达官贵人);华序(显要的官阶);华使(显贵的官吏);华秩(显位;高阶)
显耀。如:华近(显贵而亲近君上的官职);华要(显要尊贵的官职);华省(显贵而职务上能亲近君主的官署);华重(显贵而重要的官职)
繁盛x
其街市之繁华,人烟之阜盛,自与别处不同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华滋(草木茂盛的样子)
鲜美
其民华食而脂肥。--《素问》。王冰注:华谓鲜美,酥酪骨肉之类也。
彩色。特指雕绘或装饰。如:华轩(饰有文采的曲栏);华衮(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。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);华纳(有雕饰的台阶。纳,即纳陛);华幄(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)
华<名>
中国。如:来华访问;华中;华北
我国古称华夏,今称中华。省称“华”。如:华夷(华是汉族,夷指非汉族的其他少数名族);华风(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)
光辉;光彩
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。--王勃《卿云歌》
又如:华景(明亮的阳光);华月(皎洁的月亮);华焕(光彩绚丽);华魄(光彩;亦指皎洁的月光)
泉中的矿物由于沉积而形成的物质。如:钙华;硅华
借升华而得的化学品。如:硫华;锌华
车盖。如:华芝(车盖。因车盖的外形象芝而得名)
时光。如:年华,岁华,韶华
声望
客游梁朝,则声华籍甚。--《文选·任彦升·宣德皇后令》
精华
物华天宝。--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又如:华甸(精华荟聚之区。常以指京都、中原、中国);华英(精华);华髓(精髓)
文才
昔庚无规才华清英。--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瓜类植物的果实
天子树瓜华,不敛藏之种也。--《礼记》
光环
薄云敝日时,由于无数水滴的衍射,在太阳、月亮或其他发光体四周形成的一组或几组小半径的同心彩色光环
矿脉或煤层已发生氧化或分解的露头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