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<名>
(会意。从雨,从彗,彗省声。本义:空气中的水汽,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,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,由空中降下,叫做雪)
同本义
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春洩气为雨,雨凝为雪。--谢惠莲《雪赋》题注引《五经通训》
平地尺为大雪。--《左传·隐公九年》
麻衣如雪。--《诗·曹风·蜉虫游》
孟冬之月行秋令,则雪霜不时,小兵时起,土地侵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平生所娇儿,颜色白胜雪。--杜甫《北征》诗
又如:雪案萤窗(比喻勤学苦读);雪里鸿(即雪泥鸿爪);雪浪纸(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)
雪<形>
借喻白色
雪衣雪发青玉嘴,群捕鱼儿溪影中。--唐·杜牧《鹭鸶》
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--李白《将进酒》
又如:雪厾(白银);雪练(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);雪花银(白银);雪肌(白细如雪的肌肤);雪色(白色)
<形>
比喻高洁
松品落落,雪格索索。--前蜀·贯休《送姜道士归南岳》
一别高人又十年,霜筋雪骨健依然。--宋·杨万里诗
松品落落,雪格索索。--唐·贯休《送姜道士归南岳》
又如:雪格(比喻高洁的品格);雪淡(态度淡漠,不热心)
姓
雪<动>
下雪
于时始雪,五处俱贺。--《世说新语》
又如:雪夜访普(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);雪峰(积雪的山峰);雪云(降雪的阴云)
洗刷,昭雪;
大夫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。--《淮南子·氾论》
又如:雪正(昭雪更正);雪谤(洗雪污蔑之词)
擦净;揩干
黍者,非饭之也,以雪桃也。--《韩非子》
有言不可道,雪泣忆兰芳。--唐·李白《自溧水道哭王炎》
又如:雪泣(揩拭眼泪);雪除(清除);雪烦(消除烦闷);雪涕(拭泪);雪桃(拭桃)
征<动>
(形声。从彳,正声。从彳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甲骨文从彳,从足。本义:到很远的地方去,远行)
同本义
徴,正行也。从辵,正声。或从彳。--《说文》
征,行也。--《尔雅》
壮于趾征凶。--《易·大壮》
而月斯征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先王卜征五年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。注:“谓巡狩征行。”
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。--《诗·召南·小星》
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--古乐府《木兰词》
孤蓬万里征。--唐·李白《送友人》
又如:征鼙(征战的军鼓);征衣(行旅在在外的御寒衣服);征客(游子。同征人);征鸟(远飞的鸟);征盖(远行的车);征夫(远行的人;出征的士兵)
征伐,发兵讨伐x
征者,上伐下也。--《孟子》
奉辞伐罪曰征。--《书·允征》
桓桓于征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一曰征。--《周礼·太卜》。司农注:“谓征伐人也。”
挟天子以征四方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征诛(征讨诛戮);征阵(战阵);征讨(讨伐);征略(征战略地);征剿(犹征讨)
争夺,争取;
不为征利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征收
宣德间,宫中尚促织之戏,岁征民间。--《聊斋志异》
又如:征榷(征税与专卖);征役(征税与劳役);征缮(谓征收赋税,整顿武备);征敛(亦作“征敛”)
征<名>
赋税x
有布缕之征,粟米之征。--《孟子·尽心下》
又如:征役(赋税与徭役)
姓
征<动>
(会意。从微省、壬。行于微而闻达。本义:征召)
同本义;
徵,召也。--《说文》
徵,召也。--《尔雅》
以量度成贾而徵徴。--《周礼·司市》
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。--《周礼·县正》
徵唯所欲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王使来徵聘。--《左传·宣公九年》
发征期会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征拜郎中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征拜尚书。
又如:征引(征召引用);征令(征召及施令);征吏(谓召用佐吏);征车(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);征守(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)
求取;索取
物贱之征贵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贵之征贱。
岁征民间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会征促织。
又如:征乞(求取);征索(索取);征须(求取);征贿(求取贿赂);征求(求索)
追究;追问;;x
寡人是征。--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证明;验证
念用庶征。--《书·洪范》
征为五声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用牲,加书征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
怪其无征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征验;征圣(验证于前圣的遗教);征象(验证);征效(效验)
征<名>
征兆;迹象
明征定保。--《书·胤征》
休征嘉应。--《汉书·平帝纪赞》
候善恶之征。--《汉书·艺文志》
征兆必报。--《汉书·儿宽传》
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。--《荀子》
征于色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又如:征迹(迹象);征怪(怪异的征兆);征咎(灾祸的征兆);征候(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,征兆);征效(征兆)“徵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