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<动>
(象形。金文字形,是“踞”的本字,象人曲胫蹲踞形。本义:蹲着)
同本义。后作“踞”;
居,蹲也。从尸,古者居从古,俗居从足。--《说文》
不宜居见长者。--《史记》
昔阖庐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坛。--《左传》
居住;;
则居可知矣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仁者居之。--《吕氏春秋·离俗》
卒不居赵地。--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
寝居直梦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居者,居其所也。--《谷梁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天王出居于郑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面山而居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楚人贫居。--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
君子居必择乡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自吾氏三世居是乡。--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城居者未之知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居者皆猎户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居俭(居家俭约);居恒(安闲度日);居移气,养移体(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,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)
坐;
居,吾语女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坐也。”
孔子闲居。--《仲尼燕居》
数各居其上三分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令女居其上。--褚少孙《西门豹治邺》
处在,处于;
佛印居石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鲁直居左。
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。
居右者椎髻。
又如:居先(处于先位);居卖(在市场上做买卖);居贫(处于贫困的境地);居安资深(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);居易(处于平常情况)
积储
假货居贿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居物致富。--《汉书·张汤传》
居为奇货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居之以为利。
又如:居积(囤积财物);居仁由义(内心存仁,行事循义);居物(囤积财物);居贩(居积贩卖)
占
谋计居多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二者必居其一;居多(占多数);居有(据有,占有)
治理;安置
居天下之人,使安其业。--柳宗元《梓人传》
又如:居材(处置木材);居处(安置;处置)
停止;休息;止息;;
居十日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居五日。
居数月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不可久居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当;担任。如:居位(居官任职);居职(在职,任职)
<形>通“倨”。傲慢
莫肯下遗,式居娄骄。--《韩非子·诡使》
居<名>
住所,住宅;;
问其名居,不告而退。--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居停主人勿复言。--《宋史·丁谓传》
其居仅仅足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一人之居。
又如:居停(主人,东家;寓所,临时借住的地方);居址(住所地址);居庐(泛指住房);居宿(指住处)
平素家居
居则曰:“不吾知也。”--《论语·先进》
又如:居平(居常);居冠(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);居盈(过富贵生活);居常(平时,平常)
可以吃到茶点、饮料或饭菜的店铺。如:六朝居;同和居;金陵居;砂锅居
国<名>
(会意。从“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“国”)。“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:邦国)
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“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“全国”
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:“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新书·过秦论上》
又如:齐国;晋国;郑国
国都,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。又称国城,国邑
国中九经九纬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:“城内也。”
三曰国禁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。注:“城中也。”
在国曰市井之臣。--《孟子》。注:“谓都邑也。”
土国地漕。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,中五之一,小九之一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愿君顾先王之宗庙,姑反国统万人乎!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馋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国中(王城之内;国内);国人(国都中的人);国迁(国都迁徙);国阴(都城北郊);国郊(国都周围地名);国禁(古代国都中的禁令);国邑(城邑);国刑(城中施行的刑罚)
国家;;
聊以行国。--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国无有残。--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
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--宋·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。--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》
又如:国纪(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);国帑(国库中的钱币);国禄(国家的俸禄);国课(国税;国家税收);国器(可主持国政的人才)
古代王、侯的封地
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。--《史记·留侯之家》
孟尝君就国于薛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国租(封地的田赋)
帝王'。如:国孝(为皇帝、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);国丈(帝王的岳父);国太(帝王之母的俗称);国姻(帝王的姻亲)
部落
韩凡七十八国。伯济是其一国焉。大者万余户,小者数千家,各在山海间。--《后汉书》
地方
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。--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逝将去女,适彼乐国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家乡
侃欲逊位归国,佐吏等苦留之。--《晋书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