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<动>
(形声。从欠,二声。本义:临时驻扎和住宿)
同本义
次,舍也。--《礼记·檀弓上》注
楚师伐郑,次于鱼陵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
泰伯素服郊次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王次于河朔。--《书·泰誓中》
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
初一交战,操军不利,引次江北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次止(驻止;止宿)
次<形>
第二,居其次x;
凡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又如:次从(然后;接着);次后(以后;续后);次早(第二天早上)
副,贰;。如:次车(副车);次介(副使);次相(副丞相)
属于质量差的。如:次品
次<名>
顺序,等第;
陈胜、吴广皆次当行,为屯长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盖以十舰最著前,中江举帆,余船以次俱进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二次曲线;次序(依次排列的顺序);次第(顺序,次序)
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。如:圆锥是二次曲线
量词∶表示行动的回数
历险数次,遂达峰顶。--《徐霞客游记》
又如:我回去过三次;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
旅行时停留的处所。如:旅次
庆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个“文”字,中间有个心,表示心情诚恳;右边是一张鹿皮。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,真诚地对人庆贺。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;中间是“心”字,表心意;下边是“攵”,表示“往”。意思跟甲骨文相同。本义:祝贺;庆贺)
同本义;
庆,行贺人也。…吉礼以鹿皮为挚,故从鹿省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谓心所喜而行也。”
庆,贺也。--《广雅·释言》
庆子家驹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故庆其喜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是以有庆矣。--《诗·小雅·裳者华》
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。--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
苏秦见齐王,再拜,俯而庆,仰而吊。--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
又如:庆忭(欢庆鼓掌);庆寿(祝贺生日);庆问(庆贺问候);庆官酒(庆祝升官的酒宴);庆成宴(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);庆松(庆贺)
赏赐
农夫之庆。--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
又如:庆赏(行赏奖励)
庆<名>
喜;福庆,吉庆
孝孙有庆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--《书·吕刑》
又如:寿庆;校庆;国庆;庆色(喜色);庆会(喜庆宴会);庆门(福庆之家);庆殃(福庆与祸殃)
福泽。有幸的事
有庆未尝不怡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福也。”
如:余庆;庆云(庆烟。祥瑞的云气);庆霄(吉祥的云气);庆灵(景云与灵芝);庆绪(福善的事业);庆延(福泽绵延);庆祉(福泽);庆室(吉宅)
通“卿”。卿士,大臣掌事者
作率庆士,躬恤卫国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