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〈名〉
(会意。从示从土。土亦声。社土同字。本义:土地神)
同本义G
社,地主也。--《说文》
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。--《春秋传》
社,土也。--《论衡·顺鼓》
以社以方。--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。传:“社,后土也。”
命民社。--《礼记·月令·仲春》。注:“社,后土也。”
故社,祭社也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。注:“社,土神。”
故祀以为社。--《国语·鲁语上》。注:“社,后土之神也。”
不谓之“土”何?封土为社,故变名谓之“社”,利于众土也。--《白虎通·社稷》
又
社者,土地之神也。
后土为社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
又如:社伯(城隍神);社鼠(原指土地庙中的老鼠,后用来比喻仗势作恶的坏人);社长(即社神,土地);社主(古谓社稷之神;古谓土地神的神主);社鬼(即“社公”。古称土地神);社神(古代称土地神);社稷神(即“土地神”、“谷神”);社公(旧称土地神)
土地之神的神主G
用命赏于祖,弗用命戮于社。--《书·甘誓》
祭祀社神之所
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头忽见。--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》
又如:社稷坛(旧时帝王祭土神谷神之所)
台湾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。史书上称“土社”、“番社”,每社自八、九户至几百户不等,头目多由群众选举,少数世袭
集体性组织;团体
吾社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声义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:社友(同社之人);社家(内行人);社陌(社会,社团);社条(社团组织制定的条例)
社日,祭祀社神的日子
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!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:春社;秋社
机构
为他人办理某种业务的机构。如:广告社
政府的一个部门或行政单位。如:新华社
社〈动〉
祭祀社神G
里中设,平为宰,分肉甚均。--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
又如:社饭(祭社时所供的饭食);社头(迎神赛社的领土);社酒(古代祀社神用的祭酒);社赛(祭祀酬谢社神的赛会);社日(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,一般在立春、立秋后第五个戊日);社肉(社日祭神之牲肉)
温<名>
(形声。从水,昷声。本义:水名)
古水名
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
即今南盘江上游
温江,岷江支流,在今四川省温江县
温度。如:温暾(不冷不热);室温
中医∶热病-x
人有寒温之病,非操行之所及也。--《论衡·寒温》
古州名。唐置,治所在今浙江省温州市,辖今永嘉、乐清、瑞安、平阳、文成、泰顺等县地
上无元年,始置温州…。--《读史方舆纪要》
姓
温<形>
温暖,暖和
阴气温,故温气应之。--《论衡·寒温》
衣皮带茭,冬则不轻而温,夏则不轻而清。--《墨子·辞过》
温风始至。--《礼记·月令·季夏》
覆温之躯。--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四支犹温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温清(冬温夏清);温谷(温暖的山谷);温房(温暖的房屋);温奥(温湿和暖);温煦(和暖);温庐(温馨和暖的房舍);温暾(煖而不热);温郁(温暖)
温和,温厚;和气
终温且惠,淑慎其身。--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
又如:温克(温和恭敬并有克制力);温念(亲切的思念);温仁(温和仁爱);温言(温和的言辞);温好(柔和优美);温实(温厚诚实);温愿(温厚恭谨);温诚(温厚诚朴);温富(温厚富足);温敏(温厚聪敏);温顾(温存);温柔乡(喻美色迷人之境);温栗(温和而严谨)
富足
其温厚矣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。注:“足也。”
居皆温厚。--《汉书·张敝传》
又如:温厚(富足);温户(富裕人家)
用于敬称和祝颂之辞x。如:温犀秦镜(用以称颂官吏精明,善于断狱);温树不言(居官谨慎的赞语);温居暖房(庆贺乔迁新居);温旨(对皇帝旨意的敬称)
温<动>
加热;使暖和。如:温毛了(用水温酒,使酒扑出来了);温炕(暖炕,暖床);把酒温一下
复习
温故而知新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温《缁衣》一章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温故知新;温故(复习学过的知识);温旧稿(比喻操旧业;干老营生);温课
中医∶补养'
劳者温之…损者温之。--《素问》
通“蕴”。蕴藏,蕴积;
饮酒温克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。《笺》云: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。
柔色以温之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郑玄注:温藉也。
视其温辞,可以知其塞怨。--《春秋繁露·楚庄王》
治敢往,少温藉。--《汉书·酷吏义纵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