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,中间象闪电,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。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。小篆变成了会意字,从雨,下象雷声相连之形,表示打雷下雨。本义: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)
同本义
靁,阴阳薄动,靁雨生物者也。--《说文》
阴阳合为雷。--《春秋·玄命苞》
雷者,阴中之阳也。--《白虎通》
仲春,雷乃发声,仲秋,雷始收声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雷以动之,风以散之,雨以润之。--《易·说卦》
阴阳相薄为雷。--《淮南子·坠形》
天下应之如雷霆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如雷如霆,徐方震惊。--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
峭壁呀呀虎擘口,恶滩汹汹雷出吼。--杨万里《檄风伯》
又如:雷火(因雷击所起的火);雷光(闪电的光茫);雷吼(形容响声大如雷鸣);雷气(雄壮的气概);雷奋(如雷霆的振动);雷干(气候天气苦热);雷谤(比喻猛烈毁谤);雷驰(形容快如雷电闪击);雷腾云奔(如雷电风云般的奔腾)
剧响,巨大声响。
雷霆乍起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。如:地雷、水雷、鱼雷
通“罍”。古酒器名
君于是造立礼器…雷、洗、觞、觚。--《隶释·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》
姓
雷〈动〉
打雷
故雷则掩耳。--《吕氏春秋·贵生》
无冬雷,地冬霆。--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
通“擂”,敲击
雷鼓大震。--《资治通鉴》
耍<动>
(会意。从而,从女。而,颊毛。盖谓用颊毛戏弄女子。本义:戏耍。一般指不正当的行为)
玩耍,游玩;消闲取乐;
长颦知有恨,贪耍不成妆。--宋·周邦彦《意难忘》
一群猴子耍了一会,都去那山涧洗澡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耍水(玩水,游泳);耍货(玩具);耍拳(打拳);耍歇(玩耍休息)
戏谑;捉弄;;
等他来时,诱他去粪窖边,只做参贺他,双手抢住脚,翻筋斗,攧那厮下粪窖去,只是小耍他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耍处(开玩笑;闹着玩儿);耍窨(假装糊涂;捉迷藏)
舞弄;使用武器、器物等;(,,,.)
醒时便在院里耍刀弄棒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耍弄(舞弄);耍拳(打拳);耍狮子(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);耍枪(耍花枪);耍盘子(即转碟。杂技节目);耍龙(一种传统的民间游艺)
施展;现出。多含贬义;。如:耍尖(取巧占便宜);耍牌子(炫耀身分);耍骄(显示骄傲);耍性子(耍脾子)
赌博
负者献耍金耍银买燕。--《清异录》
又如:耍钱(指赌博中压的钱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