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<动>
(会意。金文字形,从车,从勹。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。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,驻扎时,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,以防敌人袭击。本义:围成营垒)
同本义
军,圜围也。--《说文》
军,围也。--《广雅》
军于庐柳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注:“犹屯兵粮储也。”
疏而不可蹙,数而不可军者,在于慎。--《银雀山汉墓竹简》
攻杀
凡盗贼军,乡邑及家人,杀之无罪。--《周礼》
指挥作战;
祝聃射中王肩,王亦能军。--《左传·桓公五年》
建德不能军,以百余骑走饶阳。饶阳无备,因取之。--《新唐书》
驻扎。如:军屯(指驻屯的军队)
从军
越国女,尚耍白猿,教俺替爷军。--明·徐渭《雌木兰》
军<名>
军队;;
击破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虽入军无忿争之心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亮身率诸军攻祁山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两军人马杂遝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英法联军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敌军已近寨。
军中发枪之号。
又如:军变(军队哗变);军流(充军流放);军律(军法,军纪);军门(军中长官、总督、将帅等;营门;衙署)
军队的编制单位。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。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、中、下三军,历代沿用其名,人数多少不一
五旅为师,五师为军。--《周礼·小司徒》
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--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
万人为一军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。注:“齐制也。”
全军为上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破军次之。
又如:歼敌一个军;军主(主一军,一军的主帅);军副(一军之副将)
兵种,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。如:海军;空军;陆军;青年军;军仗(持兵器的仪仗护卫)
士兵
军皆殊死战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明初实行卫所制度,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“军”。如:军众(士卒);军健(兵卒);军健(士兵);军牢(士兵,军卒);军班子弟(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);军丁(兵卒;士兵)
部队中的官兵。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。如:军分(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)
营房,军营。如:军壁(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);军垒(有营墙的军营);军阵(军营);军门(军营的门)
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。与府、州、监同属于路
奉化军节度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今为宋江军。
唐于设兵戍守之地,设置“军”、“守捉”、“镇”、“戍”等。安史之乱后,内地也设“军”。如汴州设宣武军。“军”与“守捉”的将领称使;“镇”与“戍”的将领称镇将
阵地
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。--唐·高适《燕歌行》
果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,在木之上。本义:果子,果实。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“菓”)
同本义
果,木实也。--《说文》
艮为果蓏。--《易·说卦》
而树之果蓏,珍异之物。--《周礼·场人》。张晏曰:“有核曰果,无核曰蓏。”臣瓒曰:“在地曰蓏,在树曰果。”
五果为助。--《素问·藏器法时论》。注:“谓桃李杏栗枣也。”
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,皆争迎取养。--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杭有卖果者,善藏柑。--明·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果止于梨、栗、枣、柿之类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果布(果品与布帛);果馔(果品与菜肴);果谷(果类与谷类);果正(正果。亦指转世);果桌(果卓。摆设筵席用的桌子);草果;荚果;浆果;果瓜(供果用的甜瓜);果茹(瓜果蔬菜);果隋(瓜果);果蔗(一种供鲜食的甘蔗)
结果
贵贱虽复殊途,因果竟在何处。--《南史·范云传》附范缜
敌人既然敢犯罪,他就该自食其恶果!
又如:果验(应验);战果;效果;成果;自食其果;恶果
通“祼”。古代帝王以酒祭奠祖先或赐宾客饮之礼
大宾客则摄而载果。--《周礼·春官》
以待果将。
果<形>
果敢,果断;
由也果。--《论语》。苞注:“谓果敢决断也。”
其身果而辞顺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谓敢行其志也。”
故制戎以果毅,制朝以序成。--《国语·周语中》
凡此之辈数百人,皆忠壮果烈,有智有仁。--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
又如:言必行,行心果;果谲(果敢而多谋的计谋);果直(果敢正直);果烈(果敢刚毅);果侠(果敢仗义);果劲(果敢强劲);果行(果断的行动);果志(果断之志);果勇(果断勇猛);果悍(果断勇猛)
通“裸”。赤体。赤露
东龟曰果属。--《周礼·春官·龟人》
果 <动>
吃饱
充嗛果腹兮,骄傲欢欣。--唐·柳宗元《赠王孙文》
又如:果腹;果足(盘缠;旅费)
实现。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,不合的称不果
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果 <副>
果然,当真
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审知故松山列难督师洪公果死耶,抑未死耶?--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又如:果不出所料;果尔(果真如此);果是(果然是);果若(果真)
究竟,终于,到底;
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?在于知安而不知危,能逸而不能劳。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果不如先愿,又非君所详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<连>如果,假若
丈人顾先生曰:“果如是,是羿亦有罪焉”。--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又如:果能如此
果报
因果报应,佛教的一种宿命论
一善念者,亦得善果报;一恶念者,亦得恶果报。--《法苑珠林·无三昧经》
果播
一种植物借果实散布来扩大其分布
果不其然
;x见“果然”
我说:“姑老爷今非昔比,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……”今日果不其然。--《儒林外史》
果冻
一种常在果汁中加入明胶而做成的甜点心
果断
;;;有决断,不犹豫
(她)果断地说:“好吧!是福盼不来,是祸也愁不去。该怎的就怎的吧。--《党员登记表》
果脯
;桃、杏、梨、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食品的统称
果腹
';;'吃饱肚子
充嗛果服兮,骄傲欢欣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食不果腹
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
果敢
当机立断,敢作敢为
毛主席指挥全军,以机动果敢的行动,迅速回师桐梓,摆脱敌人。--《遵义会议的光芒》
果酱
;∶用水果和蔗糖煮成不保留水果形态的稠厚状产品
∶由蔗糖与含有果胶的果汁煮熬而成的果子制品
果酒
指用葡萄以外的水果经发酵而酿制成的酒
果决
形容毫不犹豫,坚决果断
(甘)卓性不果决,且年老多疑。--《晋书·乐道融传》
果料儿
,,,.,,.加在甜点心上的葡萄干、瓜子仁、松仁、青丝、红丝等物品的总称
这种面包加了果料儿,味道挺不错
果木
∶果树
∶水果
彼处不产五谷,虽有果木,亦都不食,惟喜以土代粮。--《镜花缘》
果农
栽培果树,从事果品生产的农民
果皮
;果实外壳或外皮
果品
;水果的肴馔、精选品和食物
一面铺下菜蔬果品按酒。--《水浒》
果然
;x;∶确实如此,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
果然名不虚传
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,她就拿起来,转身走进树林。--《牛郎织女》
∶连词,表示假设
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,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。
∶饱足的样子
适莽苍者,三食而反,腹犹果然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果仁儿
∶种子外皮内边的部分,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或坚果、核果及类似果实内果皮里边的部分
;∶花生仁,花生米
果肉
;;皮中的肉质部分(如苹果或坚果)
果如所料
xx事实果真和所预料到的一样。形容料事如神
始,上怒未已,两府窃以曰:“必重贬介,则彦博不安;彦博去,即吾属递迁矣。”既而,果如所料。--宋·胡仔《梅圣俞》
果若
连词,如果。
师父果若不要我,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。--《西游记》
果实
同“果1”
大黄其实是一片叶子的叶柄,却被当成果实
果树
生产食用果实的一种树
果霜
某些新鲜水果(如葡萄或李)或叶面(如白菜或荷兰石竹的)的粉霜;亦指蜡质包皮
果穗
;指某些植物(如玉米、高粱)的果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穗
果糖
;;一种酮糖2()32,已知以左旋、右旋和外消旋形式存在;尤指存在于果汁和蜂蜜中的、很甜的可溶性左旋-型式,混合在许多二糖和多糖中
果真
;x;∶同“果然”
进屋一看,果真小王还在
∶表示假设关系,有“如果确实”的意思
果真你愿意帮助,那我太高兴了
果汁
用鲜果的汁制成的饮料
果子
∶可以吃的果实
果子酒
果子露
∶点心
这是四碟果子,一小壶酒,大奶奶叫给二爷送来的。--《红楼梦》
果子酱
一种浮有水果片与水果圈的软性半透明果冻
果子露
在蒸馏水中加入果汁制成的饮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