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<形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工声。本义:粉红色)
同本义
红,帛赤白色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按,此今人所谓粉红、桃红也。”
缙红繎。--《急就篇》。颜注:“红,色赤而白也。”
红,绛也,白色似绛者也。--《释名·释采帛》
红紫不以为亵服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又如:红衣(荷花瓣儿);红香(花瓣);红脂(蟹黄)
后也指各种红色
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--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又如:红巾(红色巾。对绿林好汉的称呼,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,史籍上因称红巾);红灼灼(形容鲜红);红颩颩(亦作“红彪彪”。形容鲜红);红轮(红日)
象征革命、进步;。如:红区;红军
指得宠、出名、走运或事业兴旺等。如:红人;红火;红角儿
红<名>
美人的代称。如:红泪(泛指女子的眼泪);红袖(指美女);红闺(少女的卧房,同红楼);红袖添香(指有美女相伴)
红色物品
红衣服或红布。如:穿红带绿的妇女
染料。如:酸性红;碱性红;红点子(清代官吏的委任状,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、钓一下);红椅子(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,表示名单终止。后因称最后一名“坐红椅子”)
胭脂。如:对脸敷红
红绫等织物--旧时常用作礼物。如:红抹额(束在额头上的红巾);红勒帛(用红帛制的腰带);红罗(红帛);红缨帽子(清朝的礼帽,帽上披有红缨)
血的婉辞。如:吐红(吐血);下红(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);红铅(妇女月经);红刀子(带血的刀子)
花的代称,花多红色,故借红代花
晓看红湿处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又如:红芳(指红花);红林(盛开红花的树林);红萼(红花);红葩(红花)
喜事,嫁娶庆贺之事。如:红白(红事与白事);红白大礼(喜事与丧事的礼仪);红鸾(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,主婚配等喜事)
红利(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)。如:分红(分配红利)
草名。如:红草(即荭草。泛指红色的草);红兰(兰草的一种)
顺利;成功。如:他唱戏唱红了
春秋时鲁国地名。在今山东省境内
秋,蒐于红。--《春秋》
红<动>
变红,呈现红色。如:红头涨脸(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);红蚕(老熟的蚕,体呈红色,故称);红兽(烧红的兽炭)
香<形>
(会意字。据小篆,从黍,从甘。“黍”表谷物;“甘”表香甜美好。本义:五谷的香)
同本义-;
香,芳也。春秋传曰:“香稷馨香。”--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曰:“按,谷与酒臭曰香。”
黍稷靡馨。--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卬盛于豆,于豆于盛,其香始升。--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有飶其香,邦家之光。--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
稻花香里说丰年。--宋·辛弃疾《西江月》
淅玉炊香粳。--韩愈孟郊《城南联句》
泛指好闻的气味
二十里中香不断,青羊宫到浣花溪。--陆游《梅花绝句》
又如:香鼠(一种皮毛名贵的貂);香醪(芳香的酒);香楠(芳香的楠木)
气味美好;;
树橘柚者,食之则甘,嗅之则香。--《雅南子·外储说左下》
香远益清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香而甘也。--清·周容《春酒堂遗书》
香且甘者。
又如:饭热菜香;在病中他吃喝都觉得不香
睡得踏实。如:她睡得正香
受欢迎
孰知不问边庭苦,纵死犹闻侠骨香。--王维《少年行》
又如:香饽饽(比喻受欢迎的人);香亮(称心;宠爱);这首歌曲很吃香
亲热;
咱们这么坐着亲香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又如:亲香(亲热、亲近)
美好
泉香而酒冽。--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又如:香土;香玉;香轮;香雨
香〈名〉
草木香料,常掺以木屑做成细条,点燃用以祭祀祖先或神佛;
爇香于鼎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香培玉琢(就像用香料造成、美玉雕出一样);香积行童(僧寺伙房的帮厨者)
指香炉。如:香坛(拜佛时放香炉烛台的桌案);香亭(放置香炉的彩亭。赛会或出殡时所用)
指花。如:香祖(兰的别名);香橼(香橼树的果实);香包(花苞)
形容有关女子的事物'。如:香钩(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);香罗(纱罗的美称);香车宝马(贵妇所乘用的车马)
指年轻貌美的女子。如:香消玉殒(比喻女子死亡)
好的名声。如:留香百世
旧时秘密结社的宗派称号。如:山、堂、香、水等秘密组织
香<动>
亲,亲吻。如:香香面孔;香香嘴
抽;吸(鸦片烟)
咱们去香一筒好吗?--《负曝闲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