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
套〈名〉
(会意。从大,从长。套在外面的东西比被套者要大、长。本义:罩在外面的东西)
同本义;;。如:枕套;书套;钢笔套;手套
指已成固定格式的办法或语言;。如:套文,套言,套括(谓一定的模式、框框);套式(固定的模式);套叙(以客套话交谈);套习(俗套)
衡量、要求事物的固定模式;。如:套数(手续;程式;套子)
地势弯曲的地方。常作地名用字
明宗战胡卢套、杨村,为梁兵所败。--《新五代史》
特指黄河从宁夏横城堡到陕西府谷县一段或这一段围着的地区。如:河套
用绳子等结成的环状物;;。如:牲口套;大车套;绳套
圈套
话说唐三藏固住元阳,出离了烟花苦套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套子
套〈动〉
罩在外面;
下边穿着条香色洋布夹裤,套着双青缎子套裤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如:套袖(套在衣袖外保护衣服)
把棉花、丝棉等平整地装入被褥或袄里缝好。如:套棉被;套棉袄;套进去;套件衣服
用绳索或轭具将牲口拴住或与车辆等用具拴在一起以备使用。如:套车;套马;套头(套项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辖具)
用计哄骗或诈诱
宝钗便在炕上坐了,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,留心窥察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套弄(设计骗取);套供
照现成的模式做。如:生搬硬套;这一段是从现在的文章上套下来的
拉拢(.')。如:套交情;套近乎
互相衔接、重叠。如:十年修公路,大圈套小圈
套〈量〉
用于搭配成组的事物。如:套杯(一组能大小套叠在一起的杯子);一套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