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<动>
(会意。从丵,取声。“丵”,意思是“丛生草”。本义:聚集)
同本义;
丛,聚也。--《说文》
其植物宜丛物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--曹操《观沧海》
又如:丛物(聚生于一处的植物);丛灌(丛生的灌木);丛丛(聚集的样子);丛育(聚集生长);丛毛(丛生的草);丛森(树木繁茂幽深样子);丛薄(草木丛生的地方)
许多事物凑在一起
石块丛起则历块。--《徐霞客游记》
则百恶并起,而万灾丛至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
丛<形>
众多;繁杂
网密事丛。--《汉书·酷吏传赞》
恶丛巧之乱世兮。--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
又如:丛顇(繁多杂乱的样子);丛谈(各种轶事杂说);丛委(杂谈的堆积);丛丛杂杂(杂乱而繁多的样子);丛细,丛琐(繁多琐碎)
丛<名>
丛林;丛生的树木;;;
兽走丛薄之中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又如:桉树丛;松树丛;丛祠(草野间的神祠)
聚集在一起的人。如:消失在人丛中
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。如:丛帖(汇编的古今名帖);论丛;译丛
浩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告声。本义:水势浩大)
同本义
浩,浇也。从水,告声。虞书曰:“洪水浩浩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浇者,许以声训。”
浩,遶也,水大也。--《字林》
浩,浩流也。--《广雅》
浩浩沅湘。--《楚辞·怀沙》
浩浩瀚瀚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曰浩泽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又如:浩波(大波,洪波);浩汗(浩浩,浩然,浩瀚。水盛大的样子);浩洋(水流广阔洪大的样子)
广远;盛大;
浩浩,滔天。--《书·尧典》。传:“盛大。”
陈竽瑟兮浩倡。--《楚辞·东皇太一》。注:“大也。”
又如:浩壤(广阔的土地);浩渺(广阔无边);浩然(盛大纯一的样子;不可堵塞的样子;浩然之气的省称);浩烦(浩大繁多);浩滂(盛大)
丰富,众多
丧祭有余曰浩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。注:“犹饶也。”
又如:浩博(广大众多);浩漫(众多的样子;广阔的样子);浩穰(盛大众多的样子);浩侈(繁多)
远;无边无际;;
心飞扬兮浩荡。--《楚辞·河伯》。注:“志放貌也。”
又如:浩乎无际(广大无际);浩浩漫漫(大雾无边无际)
通“傲”。傲慢
浩倨者则不亲。--《孔子家语·三怨》
又如:浩居(浩裾,浩倨。傲倨,怠慢不恭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