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<形>
(形声。从糸,此声。本义:紫色,蓝和红组成的颜色)
同本义;
紫,帛黑赤色也。--《说文》
恶紫之夺朱也。--《论语》。孔注:“间色之好者。”
玄冠紫緌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紫衣狐裘。--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
红紫不以为亵服。--《论语》
紫绮为上襦。--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佩紫怀黄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披紫衣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
披紫裳。
绾黄纾紫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紫棠色(黑里带红的颜色);紫玉(紫色的宝玉;箫笛。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,因称箫笛为紫玉);紫衣(紫色的衣服;紫色的袈裟);紫衫(紫色的衣衫)
古人因相传“老子”有紫气,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。如:紫房(道家称仙人所居的地方。也称“紫府”);紫皇(道教传说的天帝)
与帝王、皇宫有关的事物
正阳门径通黄道,长朝殿端拱紫垣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紫微垣(星座名。星相家认为由它的明暗可以判断皇家的兴衰)
紫<名>
紫色的衣服和绶带
齐桓公好服紫,一国尽服紫。--《韩非子》
怀金垂紫。--《后汉书》
姓
琼<名>
(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本义:赤色玉)
同本义。泛指美玉;
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--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
精琼靡与秋菊兮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》
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
又如:琼斝(一种玉质酒器);琼窗(玉砌的窗户。比喻窗户异常华美);琼琚(美好的佩玉);琼珠(美玉所制的珍珠);琼音(玉声。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)
博具,相当于后来的骰子
行五道而投琼曰搏,不投琼曰塞。--成玄英《庄子注疏》
比喻雪
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琼玉(比喻霜雪);琼田(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);琼妃(喻雪花);琼玖(喻冰雪);琼花(喻雪花)
府名。琼州。汉置珠崖、儋耳郡;三国吴复置珠崖郡;晋废;唐贞观五年,始置琼州;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;明改置琼州府;清仍之;民国废;今设海南省
琼<形>
喻事物的美好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--苏轼《水调头歌》词
华酌既陈,有琼浆些。--《楚辞》
又如:琼酥金脍(指极名贵的食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