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个“文”字,中间有个心,表示心情诚恳;右边是一张鹿皮。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,真诚地对人庆贺。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;中间是“心”字,表心意;下边是“攵”,表示“往”。意思跟甲骨文相同。本义:祝贺;庆贺)
同本义;
庆,行贺人也。…吉礼以鹿皮为挚,故从鹿省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谓心所喜而行也。”
庆,贺也。--《广雅·释言》
庆子家驹。--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故庆其喜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是以有庆矣。--《诗·小雅·裳者华》
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。--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
苏秦见齐王,再拜,俯而庆,仰而吊。--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
又如:庆忭(欢庆鼓掌);庆寿(祝贺生日);庆问(庆贺问候);庆官酒(庆祝升官的酒宴);庆成宴(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);庆松(庆贺)
赏赐
农夫之庆。--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
又如:庆赏(行赏奖励)
庆<名>
喜;福庆,吉庆
孝孙有庆。--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--《书·吕刑》
又如:寿庆;校庆;国庆;庆色(喜色);庆会(喜庆宴会);庆门(福庆之家);庆殃(福庆与祸殃)
福泽。有幸的事
有庆未尝不怡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福也。”
如:余庆;庆云(庆烟。祥瑞的云气);庆霄(吉祥的云气);庆灵(景云与灵芝);庆绪(福善的事业);庆延(福泽绵延);庆祉(福泽);庆室(吉宅)
通“卿”。卿士,大臣掌事者
作率庆士,躬恤卫国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姓
巧〈形〉
(形声。从工,丂声。“工”有精密、灵巧义。本义:技艺高明、精巧)
同本义;
巧,技也。--《说文》
利于人,谓之巧。--《墨子·贵义》
刻雕众形,而不为巧。--《庄子·天道》
工人巧士。--马融《长笛赋》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巧思(精巧的构思、设计);巧工(技艺高超的工匠);巧任(技巧,技能);精巧;工巧(能很快发明的创造力量和品质);巧夺天孙(比喻比织女更巧);巧舌(灵巧的舌头);巧便(灵便;灵巧);小巧(小而灵巧);手巧(手灵巧,手艺高)
机巧;。如:巧诈(机巧诈伪);巧谲(机巧诡诈);巧心(机巧之心);巧佞(奸诈机巧);巧媚(机灵而善谄媚)
巧妙;精妙;;
巧者有余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牙机巧制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巧招(巧妙的计策或手段);巧劲(巧妙的手法);巧法(巧妙的方法)
美好;美丽
巧言如流。--《诗·小雅·雨无止》。笺:“犹善也。”
为奇巧声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如:巧笑(美好的笑容);巧丽(美妙华丽);巧媚(形容姿态美好);巧地方
虚浮不实,伪诈;;
余犹恶其佻巧。--《离骚》。注:“利也。”
毋或作为淫巧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谓奢伪怪好也。”
对人前巧语花言。--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绝巧弃利。--《老子》。注:“诈伪乱真也。”
险极巧极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巧语虚言(花言巧语);巧说(用花言巧语欺骗人);巧言(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);巧佞(奸诈机巧);巧故(伪诈)
聪明。如:巧主儿(聪明人);巧黠(精明而狡猾);巧妇(聪明能干的妇女)
巧〈名〉
技巧;
医能治一病谓之巧。--《论衡·别通》
有常仪的,则羿、逢蒙以五寸为巧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虽尽力于巧,极盛于寿。--《韩非子·大体》
释规而任巧,释法而任智。--《韩非子·饰邪》
巧〈副〉
恰好,刚好;;;。如:巧值(碰巧);巧凑(凑巧);巧巧(恰恰;刚好);碰巧;凑巧;难道就那么巧?
巧〈动〉
擅长;善于。如:巧梅(巧于贪求);巧士(擅长某种技艺的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