乃<代>
你,你的
余嘉乃勋。--《左传·僖公十二年》
几败乃公事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
谁谓乃公勇者?--《史记·淮南衡山传》
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(父亲)。--陆游《示儿》
又如:乃父(乃翁。你的父亲);乃祖(你的祖父;先祖);乃公(你的父亲);乃兄
他的
乃心在咸阳。--曹操《蒿里行》
又如:乃眷(他的妻子);乃尊(尊称别人的父亲);乃老(他的父亲);乃堂(他的母亲)
此,这个
吾闻之,五子不满隅,一子可满朝,非乃子耶?--《晏子春秋》
又如:乃今(如今;从今);乃者(往日;从前)
这样,如此
子无乃称。--《庄子·德充符》
又如:因山势高峻,乃在山腰休息片刻;乃尔(如此;这样);乃若(至于)
乃〈动〉
是,就是
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吾乃与而君言,汝何为者也?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又如:真乃英雄好汉;失败乃成功之母;乃是(却是)
乃〈副〉
刚刚,才,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
九月…丁巳,葬我君定公,雨,不克葬,戊午日下昃乃克葬。--《春秋经·定公十五年》
乃悟前狼假寐,盖以诱敌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只,仅仅。如:唯虚心乃能进步
竟,竟然x;
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何怪也!--唐·韩愈《师说》
却
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。(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。)--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
于是;就;
屠乃奔倚其下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乃令张仪佯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婉贞挥刀奋斫…敌乃纷退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乃遂(就,于是);乃其(于是,就)
乃〈连〉
可是,然而;
时夫仆具阻险行后,余亦停弗上。乃一路奇景,不觉引余独往。--《徐霞客游记》
儒<名>
(形声。从人,需声。本义:术士)
同本义。春秋时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、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
儒,术士之称。--《说文》
通天地之人曰儒。--《法言·君子》
能说一经者为儒生。--《论衡·超奇》
儒浩居而自顺者也。--《墨子·非儒下》
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
儒之言优也和也,言能安人能服人也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又如:儒师;儒仙
孔子学说(孔教);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,其特点是强调对孝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,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、教育、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。如:儒者(研究儒家学术的人);儒林(信奉儒家的大众或集团);儒教徒(信奉儒家学说的人);儒化(儒家的教化);儒风(儒家承传下来的风范);儒门(犹儒家);儒相(博通儒学的宰相);儒玄(儒学与玄学);儒史(儒学和史学)
儒生。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、学生;孔子学说的信徒
女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--《论语·雍也》
又如:儒效(儒者的效用,儒学的功效);儒素(儒者的素行);儒侠(儒生和游侠);儒素(儒者的素质,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);儒吏(儒生出身的吏员);儒先(儒生);儒效(儒者的作用;儒学的效用);儒流(儒士之辈)
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
是儒墨之分也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儒者所争,尤在于名实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--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又如:儒馆(文臣的居处);儒巾(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);儒户(读书人的户籍);儒冠(古代儒生带的帽子);儒俊(才智出众的儒士);儒修(才能出众的儒士);儒服(儒衣,古代儒者的服饰);儒官(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)
儒<形>
通“懦”。懦弱
劳苦之事,则偷儒转脱。--《荀子·脩身》
又如:儒柔,儒弱(柔弱,文弱);儒缓(柔弱,宽柔);儒懦(柔弱,不刚强)
愚昧无知的
儒,愚也。--《广雅》
通“濡”。缓慢
儒,此言圣人之动静、开阖、诎信、…取与之必因于时也。--《管子》
又如:儒厚(温文厚重);儒输(迂缓迟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