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<名>
(形声。从鸟,凡声。本义:凤凰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。常用来象征祥瑞。雄的叫凤,雌的叫凰)
同本义x,
凤,神鸟也。朋,古文凤。--《说文》
凤皇来仪。--《书·益稷》
凤皇于飞。--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。传:“凤皇,灵鸟仁瑞也。雄曰凤,雌曰皇。”
故鸟有凤而鱼有鲲。--宋玉《对楚王问》
又如:凤求凰;凤子(绣有凤凰的轿子);凤舸(雕有凤凰的大游船);凤毛(凤凰的羽毛。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,有先人遗风)
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
潘陆张左,擅侈丽之才,饰羽仪于凤穴。--《北史·文苑传序》
又如:凤穴(比喻文才荟萃的地方)
借喻帝王。如:凤阁龙楼(帝王居住的楼阁);凤邸(称古代帝王登位前所居住的宅第);凤纸(帝王诏敕用纸);凤诏(天子的诏书);凤驾(帝王所乘坐的车驾)
乐器,音律;。如:凤吹(指笛、笙、箫一类的管乐器);凤管(指笙);凤箫(古管乐器名。即排箫)
指婚姻关系中的男方。如:凤侣(配偶)
姓
午<名>
(象形。本义:御马索)
同本义
甲骨文“午”字疑当是索形,殆驭马之辔也。--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
地支的第七位
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
太岁在午曰敦羊。--《尔雅》
用以纪月。即农历五月
午,五月阴气午逆阳,冒地而出。--《说文》
用以纪日
庚午之日,日始有谪。--《左传》
用以纪时,即十一时至十三时;正午,白天十二时
午战于彼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时已过午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过午已昏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午枕(午睡);午牌(午时);午晌(晌午);午炮(正午的号炮);午火(正午烈日);午天(中午);午斋(中午的斋食);午暑(中午的暑气);午漏(午时滴漏);午际(午初);午上(中午前);午潮(正午的潮水);午茶(午饭后的茶水)
十二肖属马,因亦为马的代称。如:午日三公(马)
干支逢五日午。亦特指五月初五。如:端午;重午;午月(五月);午节(端五节)
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,午为正南,因以为南方的代称。如:午上(南方的上空)
午<形>
纵横相交
度尺而午。--《仪礼》。郑玄注:“一纵一横曰午。”
又如:午午(交错杂沓的样子);午道(纵横交贯的要道);午贯(十字形交叉贯穿);午割(交叉切割)
午<动>
通“仵”。违反
午其众以伐有道,求得当欲,不以其所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朝臣舛午。--《汉书·刘向传》
通“迕”。抵触,相遇;
视可午其军、取其将…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