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〈动〉
(会意。从八,从刀。“八”就是分;从“刀”,是以刀剖物,使之分开的意思。本义:一分为二)
同本义。分开,分成,分出,与“合”相对;
分,别也。--《说文》
死生分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然则何以分之?--《荀子·礼论》
以齐之分,奉之而不足。--《荀子·仲尼》
三首俱烂,不可识别。乃分其汤肉葬之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文官武将…分两行而入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分合(分开与合并);分地(分割土地;分封土地);分间(分开,间隔);分灶(分家度日)
辨别,区分
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!--《论语·微子》
地也,你不分好歹何为地!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分绝(区别;分隔);分划(区分;划分);分殊(区分;区别);分年(区别年岁)
分给,分配;;
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而官与吏剖分矣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分与(分给);分茅裂土(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,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)
离开;离别;
执手分道去,各自还家门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分袂(分手、离别);分北(分离);分首(离别);分违(分隔。离别)
分派,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。如:分任务;分工作
分散
倍则分之,敌则能战之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又如:分损(分散,减少);分披(披散;分散)
把…隔开成两半
当其南北分者,古长城也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--郦道元《三峡》
又如:分界牌(分别阳间和阴间(生和死)的界标);分墨(中分墨线。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)
排解,调和矛盾
天下未定,两虎安得私斗,今日朕分之矣。--《后汉书》
分担,共同承担
己乃分城而守。--清·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又如:分过(分担过失、过错);分谤(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)
分〈名〉
表示分数。如:三分之一;五分之四
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。如:分贝;三分成绩
节候名x。如:春分;秋分
分〈量〉
时间单位,等于1/60小时,或60秒
角度测量单位,等于1/60度或60秒
长度单位,寸的十分之一1/3
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
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(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);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,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,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(如形态、皮毛的情况、香味等)分配分数,总分恰为100分
分〈副〉
分头;分别;
吾与足下分任之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。--清·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又如:分置(分别设置);分统(分别统率);分掌(分管);分治(分别治理)
分〈形〉
分出的(部分)。如:分店;分号;分行;分卡(分站)
通“纷”。乱,杂
分其师众,人既迷芒,必其将亡,亡之道也。--《管子·势》
又如:分错(纷乱错杂)
志<名>
(形声。从心,士声。战国文字,从心之,之亦声。意为心愿所往。本义:志气,意愿:心之所向,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)
同本义
志,意也。--《说文》
志,德义之府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夫志,气之帅也。--《孟子》
在心为志。--《毛诗序》
思虑为志。--《春秋·说题辞》
志者,臧也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志者,欲之使也。--《鬼谷子·阴府》
诗言志,歌永言。--《书·舜典》
父在观其志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小子安知壮士志哉!--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又曰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”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身将老寂寞,志欲死闲暇。--唐·韩愈《县斋有怀》
又如:志志诚诚(真心实意);志局(意志和器量);志干(意志坚强);志意(意志);志坚如钢;有志者事竟成;志分(志向与才分);志虑(志向思虑);志抱(志向和抱负);志尚(志向;理想);志况(志趣);志好(志趣好尚);志略(志气谋略);志局(志气器量);志介(志气和节操);志高气扬(志气高昂而自得)
记事的文章;。如:风土志;志乘(志书)
心情
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
又如:志情(心情);志意(志愿;思想;精神);志识(思想意识;见解);志度(气度);志思(情志,怀抱)
神志
罔兮不乐,怅然失志。--《神女赋》
通“帜”。旗帜
卫宫设兵张旗志。--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
沛公以周昌为职志。--《史记·张丞相传》。索隐:“志,旗帜也。”
不用麾志,举矛为行伍。--《华阳国志》
皮肤上生的班痕。后作“痣”
约左目重瞳子,腰有紫志。--《梁书》
志<动>
有志;立志;专心
吾十有五而志于学。--《论语·为政》
又如:志于学(专心求学);志道(有志于道);志古(笃信古道)
记着
疆志而用命。--《国语·晋语七》
一经目辄志于心。--《新唐书·褚亮传》
博闻彊志。(知识广博,记诵的事多。闻,学识。彊,同“强”。志,记。)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永志不忘
向慕
老生惜岁月,烈士志功名。--陆游《感秋》
记载,记录
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。释文:“志,记也。”
掌天星,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。--《周礼·春官·保章氏》
就是张华的《博物志》,也不过志其一二。--《醒世恒言》
又如:志书(记事的书);志乘(记载历史的书);杂志
叙述
汝将行,盍志而子美德乎?--《荀子·尧问》
志<动>
(形声。言形志声。本义:记忆)
同本义;
誌,记誌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誌,记也。--《字诂》
亮少警敏,博见图史,一经目辄志于心。--《新唐书》
又如:志而不忘(牢记心中,永远不会忘怀)
记录;
太古之事灭矣,孰志之哉?--《列子》
又如:志异(记载奇异之事);志怪(记载怪异之事);志记(史书中的志和记)
做记号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--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又
寻向所志。
志<名>
标记;记号;
襄阳土俗,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。--《南齐书·韩孙伯传》
又如:志桩(刻有尺度的木桩)
记事的文章或书籍。如:墓志;地方志;志表(墓表);志铭(墓志名)